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关规则的社会时事素材:“自愿补课”(2)

时事论据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假期补课”固然违规,却更应该看到其难言的苦衷,看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严重不均衡的现实,看到分数仍旧是学校教学质量核心考核主题的现实。学生违心写申请要求“自愿复习功课”“出了事故跟学校无关”,教师坦言自己“也讨厌补课”,但大家都明白“抢时间就是抢教学质量的生命”,而校长更是对教育部门考核以及家长学生用脚投票带来的双重压力有着切身感受。所有的这些,主要还得“靠成绩说话”。对优质生源的白热化“争夺战”,优质师资力量的无奈流失,教学模式与考评模式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方枘圆凿,这些尴尬现实的巨大压力,落在乡村教育硬件不硬、软件特软的逼仄现实上,落在与城市教育教学水平的巨大差距上,显然并非“违规补课”可以承载得起的。

  不能让学生所谓自愿复习功课的“申请书”遮蔽了违规补课的事实,同样,对于“自愿申请”背后的违规补课也不能停留在肤浅的口诛笔伐上。拨开“自愿补课申请”的迷雾,透视“违规补课”背后的现实土壤,正视教育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以及乡村教育因此背负的巨大压力,更应该是媒体触摸时代脉搏的着力点。虽然披上“自愿申请”保护色的补课改变不了违规的事实,相关责任人也咎不可逭,但板子显然不能只是打在学校和教师身上。他们的“违规补课”,从某种意义上说,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考核方式不科学等制度性短板不可避免地纠结在一起。作为公共资源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投下的巨大压力,显然不能仅由个体所承担,而且这些个体坚持在冷硬现实下心怀教育理想,致力于“点亮小桔灯”。面对坚持不懈推进社会进步的力行者,制度应释放出足够的善意和温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shishilunju/2013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