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序数对》说课稿(2)

熟悉的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有序数对》说课稿2

  各位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有序数对》、该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教材64页65页)我将从单元说课和课时说课两个方面对本单元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单元说课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重点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单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单元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的发展,它的建立,使代数的基本元素(数对)与几何的基本元素(点)之间产生一一对应,数发展成式、方程与函数,点运动而成直线、曲线等几何图形,于是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构成更广阔的范围内的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

  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是学习全章及至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后面学习如何画函数图象以及研究一些具体函数图象的性质时,都要应用这些知识;注意到这种知识前后的关系,适当把握好本小节的教学要求,是教好、学好本小节的关键。如果没有透彻理解这部分知识,就很难学好整个一章内容。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知识的传承上,还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重点的育人价值

  1、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联系数和形的一个重要工具,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研究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中有突出的作用,教材安排上提早给出这个工具,目的是更好利用它来建立代数与几何的联系、借助坐标系,一个几何对象被数(坐标)完全刻画,几何概念可以表现为代数形式,几何目标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达到。

  2、新课标教材中加强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坐标表示平移、轴对称、旋转及位似变换,体现了从数的角度刻画平移、轴对称、旋转及位似变换、学习用坐标表示平移、轴对称、旋转及位似变换时,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以及点的坐标的变化引起图形的变换,特别是感受图形变换之后点的坐标的变化,把“形”和“数”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坐标思想和图形变换思想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几何图形进行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以及实际生活中(如图案的背景设计上)的应用,体现了所学知识丰富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4、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的探究过程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新精神,通过学生共同协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平面直角坐标系》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三、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重点在“教”和“学”过程中的困难

  从教的角度看,存在两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进行教学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情趣活动。如何树立用教材的观念而不是教教材,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功能,是备课中要重点把握的。

  二是如何让学生经历了引人入胜的数学化过程,既掌握知识与技能,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规律,同时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

  从学的角度看,在小学阶段,学生虽然对用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这节课中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感受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有一定难度。

第二方面:课时说课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起始内容,是学生学习了“数轴”,“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以及数轴上有些点表示的是有理数”的基础上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和研究函数的运动变化奠定知识基础、虽是初始内容,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对”表示点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识已很浓,只是谈到“有序”感到陌生、这些知识积淀,为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本节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是“数”向“形”的正式过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描述解决实际生活中事物、问题的重要工具,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能说出一对有序数对的实际含义。

  2、根据一对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能确定一个点,根据一个点能写出一对有序数对与它对应,渗透一一对应关系。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研究实际生活中座位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活动,让学生树立“数“与”“形”统一的数学思想。

  2、通过研究有序数对的含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参于活动,同学间协商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知识的精神。

  2、通过对有序数对的研究学习,进一步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树立刻苦学习品质。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品质。

  结合以上目标,我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发展的宗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含义,熟练、科学的达到“数”与“形”的统一。

  2、教学难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含义。

  为了更好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我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座位这一活动,探究有序数对的含义、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合理设疑、启发引导、解疑点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我认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元素、教师的教是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教之下进行的、数学研究性活动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载体、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我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教法

  我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注重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目标,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教材插图合理设疑、巧妙点拨、适情设计梯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发现法:在活动中让学生观察所给图片,带着问题思考、探究知识,体悟有序数对的作用,感触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调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适当梯度,合理设疑法: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我结合目标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合理设疑、提问,引导学生完成学习。

  3、合作交流,协作探究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我的引导下,采用学生个体探究、小组内交流的学习形式交叉进行,以逐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合作意识,树立学习信心。

  4、练习巩固法:合理选配习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检测是否达标、以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法

  学生是否学会、会学成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在本节课中我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学习、因此我注重以下学法的指导:

  1、观察分析法: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2、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个体研究和小组交流协作进行探究归纳,真正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从中领悟知识的产生,归纳规律。

  3、练习巩固法:让学生树立数学重在应用的意识,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找出差距,对症下药。

  4、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建国60周年庆典视频,提问: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组成的吗?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引出本章课题和本节课题及本节要达到什么目标,把课堂教学推进,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入。

  我请同学说出自己在班上的座位的位置,就一名同学说的例如:“3排4列”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它的不足,补充完善,即从左向右数,从前向后数等、再次描述自己的位置,从而体会到:

  ①数对中数应有一定的顺序,是非常必要的

  ②在每一对数对中每一个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马上引出本节课题和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把课堂教学推进,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入。

  第二环节:提出要求,组织自学;检查效果,鉴疑讲解

  1、结合教材中的插图,“电影院找座位”、我设置了问题2是:

  ①9排7号与7排9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②在实际生活中,诸如表示座位的数对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呢?

  ③这两个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请帮助错的人找到正确的座位、再通过问题3的解决,学生动脑去思考、探究、归纳,真正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及有序的重要性、

  2、接下来我出示四组有序数对,设问这四个数对中的数字相同,只是他们呈现的顺序不同,结合我班的座位说说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表示的是同一个座位吗?问题解决后我马上又写(3,3),这个数对中的“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有几个座位和他对应?

  第三环节:变式训练,强化认知

  在目标的指导下,针对上环节中学生的反馈,我在此环节中设计了三道习题:

  1、根据我班同学们的座位:

  (1)请班长说几对有序数对,被点到的相应位置同学站起来,其他同学来作裁判。

  (2)请学习委员说同学名字,点到的同学站起来快速说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有序数对。

  2、举例日常生活中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例子。

  3、教材65页的练习、此题是用有序数对表示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线,让学生代表说出路线坐标,让同桌去画、在此题中有学生可能说出如(2,5);(3,4);(4,3);(5,2)这样的路线,此条路线是斜的它从数学角度无论是有序数对还是描点都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路线行的通吗?让学生讨论、这样让学生再次体会学习数学的用途、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内化新知、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2、作业:必做题教材68页1题,选做题:用有序数对表示学校内不同建筑的地理位置。以此再次巩固,进一步内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提高能力。

  本节课板书的内容比较少,板书有序数对和实际举例的有序数对目的是突出“有序数对”的概念,让学生从感官上得以完善。

  第五方面:推荐作业,延展新知:

  本设计未在课堂中实施,凭借我的经验和对我校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可能在课堂中有以下几点困惑:

  1、在确定座位位置时可能只用排或列表示、此时我不忙于纠正,而是让他自己去实际寻找,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要多让学生发言,此环节是学习好本节课的关键。

  2、因为本节课给学生的空间很多,课堂上的时间结构相对难控制有可能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我力争使自己的提问更有针对性、学生能够表达清楚的不在做陈述、做好学生讨论问题的指导不让学生的思维脱离轨迹等措施来调控时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shuxideren/34774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