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文文学常识整理(14)

文学常识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你很有个性,但该急当急,该缓则缓,轻重缓急都要用对地方喽,还要注意一个“度”,过犹不及嘛。

  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三

  你还在为没有合适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三”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三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通过阅读“高中语文学法: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三”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wenxuechangshi/2315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