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我家乡清明节作文(2)

我家乡清明节作文 篇6

  祭祖,是清明节中客家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个仪式通过烧香三拜来纪念已经逝去的亲人。

  清明节的早上,我还在睡梦中,被一阵阵声音吵醒,有叫喊声,有欢笑声,有狗吠声。起床洗漱过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忙着祭祖的准备,有拿着香前往祠堂的,有搬着大批红鞭炮到祠堂外的平地的。我也像往年一样帮着爸爸妈妈搬着鸡、鸭和酒到失去的亲人前面。爷爷奶奶也已经准备好了祭祖的工作,先祭拜上天,再祭拜菩萨,差不多经过两个多小时,转眼间已经到了七点半。我们匆匆忙忙吃完早餐,我和妈妈前往祠堂,等候族人们的到来。

  八点整的时候,族人们陆陆续续的到来了,见面后,大家互相问候,寒暄。年长的长辈们抱抱这个小孩,摸摸那个小孩的头,所有的小孩都浸在了收利是的海洋里,个个都笑逐颜开。在外工作的人都说些吉祥祝福的话语;握着长辈的手嘘寒问暖,祝福老人;同辈们见面后,相互问候,过去一年的状况,并祝福来年好兆头。

  八点四十分整,经过了长时间的祝福,族里年老而又德望的老人,大喊一声准备祭祖,青壮年们点燃大烛大香,将点燃的大香恭敬地交给族老们,媳妇们将几大把小香点燃后,分别交给每一个人。族老们站在第一排,下一辈的男丁站在第二、三排,孙辈的男丁站在第四、五排,后边站着的便是媳妇们和女儿们。八点四十五分整,其中一位年老而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声喊道:“大年三十,祭祖开始,一上香,再上香,三上

  香。”三旬上香后,族老们上酒上茶,媳妇们收回大小香插到香鼎上。接着,媳妇们和女辈们忙着烧纸钱给祖宗,妈妈立刻把我叫到跟前说:“儿子,去烧纸钱的火堆旁烤烤,把一年中身上的污渍烤掉。”青壮年们捧着几十盒鞭炮到祠堂平地挂好,等到纸钱烧完后,大伙们就接连着几十盒鞭炮陆续点燃,噼噼啪啪震天响,那仗势犹如排山倒海,气贯如虹。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的喜庆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期待着来年的好年景,好收成。

  隆重而传统的祭拜仪式,寄托着人们对祖宗的挂念和感恩,通过这次祭祖仪式让我领悟了客家人的勤劳、团结和互助。

我家乡清明节作文 篇7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清明节来到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在我的家乡清明节有喝清明水(清明节当天新挑的水)、祭祖和扫墓(扫墓俗称挂纸,是祭祀去世的亲人的一种活动)、做火草粑等习俗。

  清明节这天清晨,爸爸从水井挑来清明水,我们人人喝了一大碗。这预示我们在这一年里人人能说会道。喝了清明水我们就要去扫墓了。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现在提倡文明扫墓,我们去扫墓不再带香蜡纸烛,而是带上鲜花或小白花、糕点、饮料、水果等到墓地,将鲜花或小白花、食物等供祭在亲人墓前,为坟墓培上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吃完带来的食物,最后求去世的老人保佑我们一家平安,就算扫完墓了。

  我们扫完墓以后,便在野地里采摘火草(一种银白色的植物)叶,采摘好火草叶,我们高兴地回家了,妈妈把鲜嫩的火草叶洗得干干净净,再把它与糯米面、糯包谷面混合揉成火草粑,上蒸笼蒸二十分钟,清香可口的火草粑就做好了。累了一天,现在吃着香喷喷的火草粑,心里别提多美了。

  怎么样?很有特色吧!明年的清明节你到我家来做客,我做火草粑给你吃。

我家乡清明节作文 篇8

  四月,清明,几分阴冷,像是储蓄了好久,一瞬间,涌了上来。

  家乡的清明,是淡淡的绿,不似洛阳城的金红一片。门前,有点发蔫的墨绿色柳枝散发着轻轻的香气,枕边的艾草露出了嫩绿的脸颊,蔚蓝的天空里,游离于白云之间的风筝,似乎也是那样的绿。

  于是,在这淡淡的飘动着的,亦或是摇曳着的绿里,和着细细的雨丝,清明,悄然而至,一切都静了下来。

  吃过午饭,家里人开始收拾。奶奶不知从何处提出一袋又一袋的纸祭品,佝偻着身子,不停地往返。待所有的纸祭品搬出后,又站在神台前,拉开一个个抽屉,香,蜡烛,打火机……一样一样地拿出。而后,她站在那里,看着,嘴里念念叨叨地分类,偶尔略微思索,对于这些,奶奶总是很谨慎,怕一会儿燃烧时放错了地方。过了一会儿,又走到厨房里收拾一些饭菜,如:烧猪肉,韭菜,白米饭,饼,酒,茶水。当然,最少不了的还是供板和餐具。

  雨,刚刚下过,泥土变得湿润而有些粘稠。一家人,一前一后,在这泥泞的小丘上走着,终于来到了坟头。爷爷拿出两张又白又长的纸条,用砖压在坟头上。接着,奶奶把纸祭品拆开,分给她的三个儿子,还叮嘱着哪些东西应该放在哪里烧。然后,把香递给小孩子和几个儿媳。香一枝接着一枝被点着,顿时,小山丘上烟雾缭绕。灰色的烟游丝般弯弯曲曲地飘上了天空。有些烟紧贴着皮肤,咳嗽声连续不断,熏得眼睛里流出了泪水。紧接着,奶奶开始请求祖先保佑大家一年里顺顺利利,大家都闭上眼睛,手里紧紧地握着一捆香,或是蜡烛。那些平时调皮的小孩,也分外安静,学着大家的样子。奶奶嘴里说了一串话后,大家把香整整齐齐地插在坟前,密密麻麻,没有了立足之地。香灰掉落在泥土上,一堆一堆的。不一会儿,坟前就插满了香和蜡烛,燃烧着,蜡一点点地顺着滑下,供板上,也撒满了香灰。

  上过香,烧过纸,请祖宗吃过饭,放过鞭炮后,就结束了。山上,萦绕着无尽的思念。

  回到家,奶奶把烧猪,切成一块一块 的分给大家,曰:“太公分猪肉。”原本死气沉沉,大家都静默着,没有一丝声响。现在,又回归热闹。小孩子们推推拉拉,争先恐后地抢烧猪肉,大人们则在一边拉拉家常。清明,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

  柳枝还像以往一样,紧紧地贴着门,艾草的香气溢满了整间屋子。屋外,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一切景物,又变得模糊。

  四月,春,雨,柳,家乡的清明。我家乡清明节作文 篇9

  我的家乡在潍河边,紧靠山东第一大水库---峡山水库,清明节的风俗是丰盛乏味的,有抬鹞子、荡秋千、扫墓、插柳、禁火等一系列风气运动。因而,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逝世离的哀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啼声,是一个富有特点的节日。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春风刮讫来,孩子们就到河边放八卦风筝,谁的风筝置的高,谁就本事大。人们不仅红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几个彩色的小灯笼,象闪耀的明星,被称为“神灯”。从前,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即剪断牵线,听凭清风把它们迎返天南地北,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本人带来佳运。

  清明节前家乡有打秋千的弄法,家家户户大人们就地取材,在自家的院子里,树伏二根杆子或应用梧桐树,绑上一根横木,横木离地很高,上拴两根软绳,距地半米左左的两绳下端,缀一宽度适宜的踩板,如斯这般,一架秋千干恶。荡秋千不仅可以促进健康而且可以培育英勇精力,至昔为人们特殊是儿童所爱好。清明前后这多少天里孩子们一个个笑容花朵般绽开,你争我抢卧上往越荡越高击秋千,吵喧嚷嚷,叽叽喳喳,像群吵架的小麻雀,连吃饭皆记了。

  扫墓谓之对先人的“念时之敬”。故乡冷食节家野户户有祭奠的习惯,大己领着孩子去到从家的老坟前,前晃馒头、糕点、炒菜、生果等供品,烧臭烧纸,祭祀跟追思祖先取未故疏人,燃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处所向留一缺心。烧完之后齐家依尊亢长幼向祖先磕头还礼。届时要建整宅兆,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洋,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望了晓得此坟尚有后我。春地风大,在墓前柏树、松树被东风吹的吸呼的直响。

  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告气象,古谚有“柳条青,雨蒙受;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盛的性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口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拔到哪里,活到哪面,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柳在人们的心纲中有辟邪的功能。蒙佛学的影响,人们以为柳能够却鬼,而称之替“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清明节前后值此柳条领芽季节,人们天然纷纭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寒食节到,不生火,大人们前一天就早早地提前烙赖三页饼,煮上鸡蛋,染上红色彩,依据年纪大小孩子们每人分到几个,孩子们一边吃着、一边说着:“三页饼舒鸡蛋,吃到肚里实舒坦”,在春天这算大大改良生涯了。

【精选我家乡清明节作文汇总九篇】相关文章:

1.精选我家乡清明节作文汇总八篇

2.精选我家乡清明节作文汇总十篇

3.我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4.我家乡的清明节作文8篇

5.我家乡的清明节作文10篇

6.我家乡的清明节作文15篇

7.我家乡的清明节作文【荐】

8.【推荐】我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wojiaxiangdeXXjie/41877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