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上海市虹口区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2)

夏令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①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

  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A.时代;B.韵脚;C.句数;D.平仄

  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兴宗①年十岁失父,哀败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家由来丰俭必共,今日宅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兴宗在直,请急,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在戚而有嘉容②,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顷之,太宗定大事。是夜,废帝横尸在大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竞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

  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喜悦,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兴宗在直,请急,诣朗别

  (2)兴宗皆以法绳之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由是失旨()

  A.美好;B.命令;C.心意;D.意义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兴宗与之周旋()

  A.应酬;B.对抗;C.追逐;D.交际

  4.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B.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C.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D.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

  6.第①段中蔡轨有“惭色”的根本原因是()

  A.作为长辈,未照顾好孤儿寡母。

  B.拿了五十万钱补偿建房资金。

  C.年龄大,见识少,比不上兴宗。

  D.没能有丰俭与共的家族意识。

  7.从②-⑤段看,蔡兴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洞庭①游记》序

  明·文震孟②

  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③。惟赵隐君凡夫④仅一至____。其他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⑤,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⑥雄词伟藻,直与缥缈、莫厘⑦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塿⑧;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文在,儿与五岳四渎⑨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⑩,相得益彰,山灵恺豫?,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

  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

  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

  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

  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

  ⑤弇州之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

  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

  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

  ⑧培塿:小山丘。

  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

  ⑩不偶:命运不好。恺豫:祥和快乐。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也;B.焉;C.耳;D.耶

  2.概括“游有四快”的内容。

  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B.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的文化遗迹,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C.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按照他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也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D.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柳宗元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4.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六、材料作文

  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的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脉脉的涟漪;一件意料之外的事件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涟漪……

  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大而化作惊涛骇浪……

【上海市虹口区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1.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2.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3.2019届高三一模英语试卷

4.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5.江苏省文模拟5语文试卷

6.2018届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

7.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语文试卷

8.2018届九年级二模语文试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lingying/34518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