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秋兴》的高一语文教学设计(2)

夏令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粗读其余五首

  1、秋兴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1)。

  信宿渔人还泛泛(2),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3),刘向传经心事违(4)。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注释](1)翠微:青的山。(2)信宿:再宿。(3)匡衡:字雅圭,汉朝人。抗疏:指臣子对于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上疏极谏。(4)刘向:字子政,汉朝经学家。(5)轻肥:即轻裘肥马。“《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译文]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说了,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

  2、秋兴八首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注释

  [1]这首写对京都长安宫阙的想望,通过回忆当年早朝的盛况与今日的沧江岁晚相对比,抒发了浓重的今昔之感。

  [2]蓬莱宫阙:指大明宫。蓬莱,汉宫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重修大明宫,改名蓬莱宫。南山:即终南山。

  [3]承露金茎:指仙人承露盘下的铜柱。汉武帝在建章宫之西神明台上建仙人承露盘。唐代无承露盘,此乃以汉喻唐。霄汉间:高入云霄,形容承露金茎极高。

  [4]瑶池:神化传说中女神西王母的住地,在昆仑山。降王母:《穆天子传》等书记载有周穆王登昆仑山会西王母的传说。《汉武内传》则说西王母曾于某年七月七日飞降汉宫。

  [5]东来紫气:用老子自洛阳入函谷关事。《列仙传》记载,老子西游至函谷关,关尹喜登楼而望,见东极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过函谷关,后来果然见老子乘青牛车经过。函关:即函谷关。此二句借用典故极写都城长安城宫殿的宏伟气象。

  [6]云移:指宫扇云彩般地分开。雉尾:指雉尾扇,用雉尾编成,是帝王仪仗的一种。唐玄宗开元年间,萧嵩上疏建议,皇帝每月朔、望日受朝于宣政殿,上座前,用羽扇障合,俯仰升降,不令众人看见,等到坐定之后,方令人撤去羽扇。后来定为朝仪。

  [7]日绕龙鳞:形容皇帝衮袍上所绣的龙纹光彩夺目,如日光缭绕。圣颜:天子的容貌。这二句意谓宫扇云彩般地分开,在威严的朝见仪式中,自己曾亲见过皇帝的容颜。

  [8]一:一自,自从。卧沧江:指卧病夔州。岁晚:岁末,切诗题之“秋”字,兼伤年华老大。

  [9]几回:言立朝时间之短,只不过几回而已。青琐:汉未央宫门名,门饰以青色,镂以连环花纹。后亦借指宫门。点朝班:指上朝时,殿上依班次点名传呼百官朝见天子。此二句慨叹自己晚年远离朝廷,卧病夔州,虚有朝官(检校工部员外郎)之名,却久未参加朝列。

  3、秋兴八首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2]

  注释

  [1]本篇慨叹安史之乱以来,长安城满目疮痍。诗人在万里之外的瞿唐峡口,回想往日玄宗游幸曲江的盛况,对自古帝王州的今昔盛衰变化,不胜感慨。

  [2]瞿唐峡:峡名,三峡之一,在夔州东。曲江:在长安之南,名胜之地。

  [3]万里风烟: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素秋:秋尚白,故称素秋。

  [4]花萼:即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夹城:据《长安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通御气:此复道因系方便天子游赏而修,故曰“通御气”。

  [5]芙蓉小苑:即芙蓉园,也称南苑,在曲江西南。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唐玄宗常住兴庆宫,常和妃子们一起游览芙蓉园。史载,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在逃往四川之前,曾登兴庆宫花萼楼饮酒,四顾凄怆。

  [6]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的楼亭建筑极其富丽华美。黄鹄:鸟名,即天鹅。《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此句是说因曲江宫殿林立,池苑有黄鹄之类的珍禽。

  [7]锦缆牙樯: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锦缆,彩丝做的船索。牙樯,用象牙装饰的桅杆。此句说曲江上舟楫往来不息,水鸟时被惊飞。

  [8]歌舞地:指曲江池苑。此句是说昔日繁华的歌舞之地曲江,如今屡遭兵灾,荒凉寂寞,令人不堪回首。

  [9]秦中:此处借指长安。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

  4、秋兴八首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释

  [1]本篇写长安城昆明池盛衰变化,自伤漂泊江湖。

  [2]昆明池: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汉武帝所建。《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前120)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战。

  [3]武帝:汉武帝,亦代指唐玄宗。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旌旗:指楼船上的军旗。《汉书食货志(下)》:“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4]织女:指汉代昆明池西岸的织女石像,俗称石婆。《三辅黄图》卷四引《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在今斗门镇东南的北常家庄附近有一小庙,俗称石婆庙。中有石雕像一尊,高约190厘米,即汉代的昆明池的织女像。机丝:织机及机上之丝。虚夜月:空对着一天明月。

  [5]石鲸: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三辅黄图》卷四引《三辅故事》曰:“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汉代石鲸今尚在,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6]菰(gū):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此句是说菰米漂浮在昆明池面,菰影倒映在水中,望过去黑压压一片,像乌云一样浓密。

  [7]莲房:即莲蓬。坠粉红:指秋季莲蓬成熟,花瓣片片坠落。中二联刻画昆明池晚秋荒凉萧瑟之景。

  [8]关塞:此指夔州山川。极天:指极高。唯鸟道:形容道路高峻险要,只有飞鸟可通。此句指从夔州北望长安,所见惟有崇山峻岭,恨身无双翼,不能飞越。

  [9]江湖满地:指漂泊江湖,苦无归宿。渔翁:杜甫自比。

  5、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注释

  [1]比篇回想昔日在长安畅游渼陂之情境,慨叹青春献赋之豪情不再。

  [2]昆吾:汉武帝上林苑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汉书扬雄传》:“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湖、昆吾。”御宿:即御宿川,又称樊川,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至韦曲一带。《三辅黄图》卷四:“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汉武帝为离宫别院,禁御人不得入。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逶迤:道路曲折的样子。

  [3]紫阁峰:终南山峰名,在今陕西户县东南。阴:山之北、水之南,称阴。渼(měi)陂(bēi):水名,在今陕西户县西,唐时风景名胜之地。陂,池塘湖泊。紫阁峰在渼陂之南,陂中可以看到紫阁峰秀美的倒影。

  [4]香稻啄馀鹦鹉粒:即使是剩下的香稻粒,也是鹦鹉吃剩下的。本句为倒装语序。

  [5]碧梧:即使碧梧枝老,也是凤凰所栖。同上句一样,是倒装语序。此二句写渼陂物产之美,其中满是珍禽异树。

  [6]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相问:赠送礼物,以示情意。《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7]仙侣:指春游之伴侣,“仙”字形容其美好。晚更移:指天色已晚,尚要移船他处,以尽游赏之兴。

  [8]彩笔:五彩之笔,喻指华美艳丽的文笔。《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干气象:喻指自己曾于天宝十载上《三大礼》赋,得唐玄宗赞赏。

  [9]白头:指年老。望:望京华。

【《秋兴八首》的高一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秋兴八首说课稿

2.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3.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

4.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5.《秋兴八首(其一)》说课稿范文

6.高一语文《氓》说课稿

7.师说高一语文说课稿

8.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lingying/34747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