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2)

小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新选入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这节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学习识字、理解词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夏日的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用不着老师引导学生去逐句讲解分析,于是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我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四、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我班学生喜欢欣赏精美图画,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采用让学生欣赏夏日荷塘风景图,听老师激情导语的方式引入课,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上课伊始,我`先播放课件:伴随着美好的音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图,学生一边欣赏,教师一边激情导入新课: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的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他们快乐的心情吧!

  在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以后,我就让学生自主读,“披文入情”领略文章的语言美。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阅读“披文入情”,所以我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读,然后再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把生字连成词画圈,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自由完整地读一遍,自己品味感悟长句的读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读后老师检查初读情况,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信心。

  经过刚才的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了帮助他们对生字词语进一步加深印象,我又设计了“摘水果,兔小弟”的识字游戏,一个水果对应一个汉字,我问学生:你想摘哪个苹果?并让他谈谈自己是怎么记住的?学生在交流中记住了这个字,学会了认字方法,把认字教学落到了实处。

  第三个环节我安排学生合作读,让学生“神与景游”感知文章的情景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所以我组织学生合作阅读,展开讨论:你觉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们的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很快乐?学生熟读课文感悟后指名学生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如果学生还读不到位,这时可以充分发挥媒体的示范作用:请同学们用心去听录音是怎样把他们快乐的心情读出来的。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我就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竞赛氛围,看哪一组同学读得好,配合得好,小组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可以齐读;可以分角色读;可以表演读;可以一部分同学读一部分同学表演等等)。小组间的比赛完以后进行评议,学生在多读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接着我让学生练习说,抓住重点,拓展延伸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就启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想想荷叶是你的什么?请小朋友以“荷叶是我的——”为题,比一比,看谁说的多。有兴趣还可以画一幅“荷叶是我的——”图画。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最后我播放课件,让学生看着色彩鲜艳的动画片练习背诵。学生熟背后我让学生当小演员,分小组进行创造性表演,自己上台展示成果,评议改进。学生通过表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培养合作精神,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去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美,情感美,从而唤起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我的板书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五、板书设计

  14 荷叶圆圆

  图 文

  小水珠 摇蓝

  小蜻蜓 停机坪

  小青蛙 歌台

  小鱼儿 凉伞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中的第5课植物的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指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科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2―13页植物的叶。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五课,在第一课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什么是科学观察。对大树的观察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观察,而这节课是学生将宏观观察转向一个小局部观察的开始。可以说这一课是引入细致观察的一个铺垫,看起来非常简单和肤浅,但是就是在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好观察、非常肤浅的观察活动中要引领学生发现更多关于植物的叶的知识。这节课是对叶子的整体进行一个初步的观察,为以后两节课对树叶进行细致的局部观察做好铺垫。

  3、教学目标的设计:

  学习目标:让学生经历对落叶从“摘”到“捡”的认识过程,知道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过程。

  能力目标:会统计捡到的落叶的数量和种数,能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区分同一种叶和不同种的叶,初步意识到观察是细致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收集植物的叶,对叶子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4、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科学有序的观察事物,指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对叶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判断是否同一种叶的标准。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各样的落叶。

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观察,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事物和研究事物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意见的空间;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把科学观察与科学思考结合起来。

三、说设计理念:

  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

  2.在动手操作中丰富学生对叶的认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观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思考交流——拓展延伸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把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融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五、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谈话交流,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 植物的叶

  (二)出示课件,观察植物的叶

  1.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小结:树叶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它们的大小也不一样。

  4.认识叶的结构。(课件出示)

  (三)小组合作,观察讨论。

  1.统计捡来的各种落叶

  数一数你们组有几片叶子?这里面有几种叶?

  2.小组讨论:

  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互相交流,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鼓励。

  (四)观察叶的生长变化,讨论交流:

  1.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

  3.读一读,说一说。(课件出示)

  (五 )(机动)拓展延伸:

  1.说一说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用树叶拼组图案。

  (六)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作业

  继续收集各种植物的叶,要求采集完整的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omiao/412687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