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2)

小猫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3

  【说课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

  【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及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原因是:方法的总结、归纳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方法学习,并且它也为以后学习小数乘法等各方面知识提供了方法前提。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原因是:当两个因数的数字比较大,在计算时,连续进位的现象便会频频出现,学生在在刚开始接触、学习这部分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

  【易错点】

  易错点有三处:

  (1)连续进位的笔算,在计算时,进的位易丢易漏。

  (2)两次乘得的积上下应该相加时,受上面相乘的影响,易上下相乘,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

  (3)因数中有0的乘法:

  因数中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0可以不参与计算,直接写在积的末尾即可,但有的学生0添不够;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0不能省略,在相乘的时候,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十位要与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相乘,有的学生会漏乘。

  以上三点易错点在教学中要适当予以点拨和指导。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教科版第六册第五课《真情的回报》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比较浅显、易懂的课文,叙述了一个虽然平常但却很感人的故事。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因父亲生病,不得不以送报纸为家里挣钱减轻负担,由于他诚实的劳动,换来了订户们对他的关心和帮助,使他懂得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样一个道理。文章以叙述为主,内容生动,语言平实,通过平实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意蕴,创造出令人动情的效果。

  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理解文题包含的意思,懂得诚实勤奋的劳动可以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全文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帮助学生感悟和体验这种真情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在教学时,紧扣课题,以此为切入点,抓住“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和“我得到了怎样的回报”这两个问题来展开教学。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两个关键问题,分别标出,然后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具体教学以随机教学为主。

  对于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教学,采取让学生感情朗读,评评议议,比较句子的异同点等体会句子含义。对于文章中写“我”付出真情的描写并不十分具体,通过让学生进行联想,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设身处地体会“我”内心的惊喜、激动和感激。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读读、评评、议议、想想、说说等多种形式的学习途径,来理解“诚实勤奋的劳动可以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的具体含义,体会真情。

三、说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真情的回报》这篇课文,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那份可贵的真情。

  2、板书课题。

  3、回忆一下,课文讲了谁对谁付出了真情?谁给予谁回报?(板书:“我” 订户)

  (过渡)在这个故事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送报工, “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我”究竟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二)、立足“真情”,感悟体验。

  1、请同学们围绕这两个问题,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注意:根据问题,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反复地品读、回味,可以圈、划等,写下自己读书时的感受。

  2、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想,只要书读好了,两个问题肯定会迎刃而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A、“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指名学生回答。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最后一节前半部分,自己轻声读一读。

  讨论:“绝活”这个词明白吗?(超出一般的本领、很不一般的本领)

  上面怎么用上了引号?(不是指真正超出一般的本领,表示特殊意义)你能想象一下,别的邮递员是怎样施展这个“绝活”的吗?(指名学生做相关的动作甩、扔、抛……)

  “我”是怎么做的?(依旧……依旧……)

  “两个依旧”说明什么?(哦,原来我的真情就表现在不管是骑车送报还是肩挎大包步行送报,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风雨交加,也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三九严寒,我都坚持认真负责地把报纸送到订户家里。我一直是怀着真诚的感情来送报的。我一直是诚实劳动的。)(板书:诚实的劳动)

  也请大家怀着这份真诚的感情来读这句话。

  B、“我”的真情究竟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指名学生说,指导朗读相关段落,并指导概括。

  (1)、“对我非常客气”;

  (2)、推荐新订户;

  (3)、多给小费;

  (4)、圣诞礼物(送辆新车;圣诞卡;真诚祝福;)等

  3、从订户对我的回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订户对“我”的“回报”是随着“我”的“真情”的不断付出、对“我”了解的不断加深而逐步丰厚的。你知道原因吗?(这实际上就是我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感动了订户们;“我”真情的付出得到了真情的“回报”! 订户们真情的“回报”!激励“我”真情的付出。我诚实的劳动换来了订户们的关怀与爱意。我还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关怀的一片“真情”。

  4、指名说,作相关的评价。

  5、小结:这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关怀的一片“真情”。 那么当初“我”在真情付出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要得到回报呢?

  6、组织学生展开交流。

  小结:“我”真情的付出,并没有想到要得到回报,而我却得到了订户们丰厚的回报。这使我永远记住了——引读最后一句

  板书:诚实的劳动 关怀与爱意

  7、归纳板书:只有诚实的劳动,才能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三)、超越文本,倾吐真情。

  1、 体验真情: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2、 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3、 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句话,永远把它记在心中。

  4、 学到这儿,大家一定感慨万分!我希望同学们把自己心中的想法用一两句精练的语句写下来,在后面写上你的名字,这就是你的小名人名言,也可以把它当作你的座右铭。

  5、 指导学生写自己的感受。

  6、 交流汇报,教师作及时评点。("真情的付出,才有可能得到真情的回报!""真情换真心,真心换真情!")

  7、请大家大声地把自己的名言读一读,这是你的名言,请你永远地记住它,让它成为你人生的坐标。

  8、是啊!只要我们献出一份爱,也就献出了一份真情,有了真情,才能换来人世间真情的回报!此时此刻,老师也想倾吐一下自己的心声,有一首很好听的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师唱《爱的奉献》后播放这首歌。)

四、说板书设计:

  真情的回报

  “我”——订户

  诚实的劳动——关怀与爱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omiao/43194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