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计划(2)

校园生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计划2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单元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辨认方向,描述方向,并且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1、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2、简单的.线路图

  3、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4、认识线路

  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计划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二)过程与方法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能用十字坐标寻找和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教学的重中之重,画坐标是学生在解决比较复杂位置问题的工具。

  2、准确快速的找到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个方向位置。

三、教学难点

  1、P18的例题1和P19例题2,主要学习方向与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重点是:先依据什么方向偏什么方向测量出角度(两个方向之间的角度);再按比例测量出长度。

  2、P22的例题3,变化中心点研究物体的位置。主要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重点理解以谁为中心,站在什么位置,谁在谁的什么位置;另一个物体与这个物体恰恰是相对的关系。

  3、P23的例题4是研究在运动、变化中的位置关系。由运动的物体确定位置,是学生难以掌握的。

四、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具体编排如下。

  例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例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二)编写特点

  1、在三年级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位置关系,并且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

  2、引进相关的坐标知识,确定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五、教与学的建议

  1、教学例题1、2时,首先要解决什么方向偏什么方向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角度。

  例题1重点掌握看图的方法。例如:北偏西30度,先看北再看西。西偏北60度,可以变化描述方式,但是距离不可以变化。

  在教学例题1,尽量不要求学生对同一物体从两个方面描述物体的位置,在考试时也不出这样的题目,要把基础知识落实。

  2、例题2教学重点,能依据提供的条件正确找到相关的位置,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真正掌握寻找物体位置的点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是方便快捷的方法。

  3、例题3的教学要解决两个物体的位置相对性问题。要让学生清楚“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是以上海为中心,描述北京的位置。“上海在北京”的`什么位置,是以北京为中心描述上海的位置。P22的例题3,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方向,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方向,让学生发现北京与上海的位置具有相对性。

  4、例题4是在运动中确定物体的位置关系。教学中要明确“人所在的位置”,要以人所在的位置为中心画出十字坐标,寻找下一个物体的位置。在教学中学生容易以原始的位置为中心寻找新的物体位置,在教学中要解决这样的认识。可以利用教材P26的5题,(做PPT文件)做成可以变化的课件强化学生的认识。

  5、课时安排:6课时

六、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计划4

  一、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三、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基本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五、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

  认识东西南北方向——2课时

  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2课时

【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计划4篇】相关文章:

1.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计划范文

2.数学《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3.《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4.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

5.《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范文

6.《方向与位置》的说课稿

7.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8.关于《位置与方向》的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oyuanshenghuo/344579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