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生数学日记(2)

校园生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5

  和爸爸学数学

  今天早晨,我写完作业,准备出去完。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他面带微笑地问我:“儿子,我问你,比例尺学过了吗?”“当然学过了!”我大声地回答道。

  “那好,让我来考考你。”于是,爸爸边说边在纸上画起了图。爸爸对我说道:“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为5毫米,图上距离是10厘米,你说这副图比例尺是多少?”“那不简单吗?10厘米=100毫米,5:100=1:20,”这张图的比例尺是1:20我脱口而出。爸爸笑眯眯地说 :“对吗?”想想看,比例尺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了想说:“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那你是这样求的吗?”爸爸反问道。

  我恍然大悟,说:“我知道错在哪里了,我算成了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了。着个图上的零件距离为100毫米,实际距离5毫米,比例尺20:1。”

  “这就对了!”这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尺,比的前项大与后项,化简后比的后项一般为1,把实际物体放大后就要用这种比例尺。“儿子,你能及时改正错误,我为你骄傲。”

  听了爸爸的夸奖,我很高兴。

  数学课

  今天早上,老师把数学练习册发下来,我一看,“怎么错了一题应用题?”我惊讶地说。又仔细一看,原来少写了一步换算呀。我仔细地想了一想,20400米应该等于多少千米呢?20400÷1000=20.4(千米)哦,原来是 20.4千米,我便把20.4千米填了上去给老师批,老师看了说:“340×60的得数的单位应该是米,而不是千米。”我看了看,原来是上面一个算式的单位写错了。我又改了,这才给老师批了呢。

  今天是我第一次给老师批两次,以前一次就可以给老师批好了。我觉得我们要一次就可以给老师批的才是好学生,所以我以前在杨市是中上等。

  可能性的大小

  今天上午,我写完作业,准备和爸爸玩儿一次摸球比赛。

  我首先准备一个大盒子,在盒子中放了3个红球,4个蓝球,5个白球。游戏规则是:每人只能摸一次,谁能摸到红球,谁就能得到奖励。

  开始摸了,爸爸每一次都能摸到红球,而我却总也摸不到。于是我怀疑起爸爸在耍花样,而爸爸却说自己运气好,并且其中还有数学道理呢。听到有数学道理,我便来了兴趣,端起盒子就跑到一边琢磨起来了。经过反复试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在这个盒子里,我一共放进了12个球,其中红球有3个,那么红球就占球总数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25%,之后,我又根据这个答案摸了20次,果然,我摸出了5次红色的球。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爸爸,爸爸满意地笑了,同时,我也我我自己的发现而高兴极了,这就是数学中的概率问题,我也知道了: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尽力争取。

  同学们,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我相信只要大家留意和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一定会找到更有趣的数学知识。

  奇妙的倒数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拿到新课本,我好开心啊,我翻动着,无意间,一个内容吸引了我,心想:倒数是倒着的数吗?我怀着好奇心,翻动着书页,终于,我翻到了那一页。我一看书,书上与我说的一样。书上还说到求一个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噢!原来是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噢!那么4/5就是5/4的倒数。不行,我得验证一下:

  4/5×5/4= 1

  7/7×7/7= 1

  1/0×0=……

  “不,1/0与0不行,因为分母是0无意义”。我突然又想到小数有没有倒数呢,带分数呢?0有没有倒数呢?学习了倒数有什么用呢?等等的问题。没想到这小小的一课竟有这么多的知识。看来这一课蛮重要的!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6

  前几天我们去大姨妈家看看婆婆,顺便也差不多要开学了,大家聚一聚。恰好那时候停了水,在走的那天,我洗了下手,习惯的按了按开关,就走了,结果去大姨妈家玩完以后回到家,听到水哗啦哗啦地在流。我赶紧去把开关关了。事后才想起来是我那天忘关开关了,水来了以后,就一直在流啊流,流啊流。我们去了三天,每天大约用50到60顿左右,这样一开,60乘以3等于180顿,一吨大约2块,180吨乘以2元等于360元钱。大约这三天我浪费了整整360元!!!真是令人悲哀啊!!!

  小朋友们,你们千万不能学我浪费水资源哦,地球现在的水都很少了,洗手以后千万要关开关,不能浪费水!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7

  “整天就知道玩玩玩,懂不懂看看书。”五一黄金周,正当我玩的开心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美女的声音传过来。不看就知道,是我的妈妈在教训我。“妈妈,我作业早做好了。”我嘟着嘴还了一句。“那我来考考你,你要是做对了,我就奖励你玩一天。”哎,妈妈又要检查我的学习情况了。我时常提醒妈妈不叫动气,否则影响美容的。

  妈妈出题了:“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9厘米和4厘米。你算算,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我一听太简单了,真有点不想做,但一想到玩一天,做就做想嘛。我知道这道题的焦点在结论的多样性中,这个嘛我的数学老师讲过多次了,说这叫新课程。

  于是我开始分析:“如果把9厘米的边看作腰,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9*2+4=22厘米。如果我把4厘米的边看做腰的话,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4*2+9=17厘米。”三下五除二,我得意的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笑说:“你想得很好,但你敢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吗?你去把你刚才考虑到的两个三角形搭出来给我看看”。

  只要不让我学习,搭个三角形有什么不行的,搭就搭。我喜滋滋的去做三角形了。第一个三角形很快搭好了,我如法炮制,可奇怪的是我摆来摆去,可是任我怎么摆,我总不是不能把腰是4厘米,底边是9厘米的三角形拼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啊?看来我前面分析的第二种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两根4厘米长的小棒和一根9厘米长的小棒,不可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搭着脑袋把自己的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笑说:“学习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要学会对自己的结果负责任,不能想当然。”

  妈妈抛下这句话就做家务去了。我很不服气,是不是妈妈给我出了一下特殊的条件,其它情况也不这种可能吗?于是,我继续自己的实验。原来4厘米与4厘米合起来也才8厘米,没9厘米长,当然拼不成,至少要一样长嘛。于是我将另一根换成5厘米,一拼还是不行,换成5.5厘米,行了。5.4呢?我有意缩短了一段,还是行。我似费明白了什么。两根短棒合起来要比9厘米长才行。这是不是真的?于是我又翻开数学书,量了很多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结果发现两边加起来都比另一边大,我还是不相信,自己又画了10多个任意的三角形,量了再加,结果还是一样。我相信了:三角形不管哪两边的和都是大于所对的哪个边的。我开始有点兴奋了,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你误导,这明明不行,你叫我怎么摆得出来?”妈妈及时表扬了我学习数学的方法很科学。

  五一节后上学,我把这个故事在班会上讲给同学们听了,讲完后得意地问大家有无问题,没想到班长大声问:“你的发现很了不起,但我们想知道为什么?”这下可把我难倒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8

  “史校长要给我们上数学课了!”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大叫了起来。

  下午我们早早地坐在电教室准备上课,踩着铃声史校长走进了教室。我们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他,只见他先是打开电脑,屏幕上很快显示出了课本上的游乐场的图片,接着他用图片上分月饼这个事来告诉我们平均分就是把一个东西分成一样大小的份数,只有平均分了才会有分数,要分的那个东西看成一个整体就是1,这个1就是分子,分成的份数就是分母,为了让我们体会这个概念,他还让我们用自带来的方形纸片折出四分之一。

  最后他和我们一起比赛做书上有关分数的练习题,由同学们给他打分,他居然做错了两道题同学们都笑了。在笑声中一节课结束了,同学们意犹未尽。

  在玩乐中我们学习理解了分数的原理,这节课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9

  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也许由于数学比较抽象,比较复杂,所以有的同学不喜欢数学。但是生活、工作离不开数学,目前正处于电子计算机时代,离开数学就会寸步难行。如果把枯燥的数学算式编成故事般的趣题,那么它就会引发你的兴趣,使你怀着好奇而兴奋的心情去做它。下面,我向大家举一个例子:

  相传有一天,诸葛亮把将士们召集在一起,说:“你们中间不论谁,从1到1024中任意选出一个整数,记在心里,我提十个问题,只要求回答‘是’或‘不是’。十个问题全答完以后,我就会‘算’出你心里记的那个数”诸葛亮刚说完,一个谋士站起来说,他已经选好了一个数。诸葛亮问道:“你选的数大于512?”谋士答:“不是。”诸葛亮又接连向这谋士提了九个问题,谋士都一一作了回答。诸葛亮最后说:“你记的那个数是1。”谋士听了极为惊奇,因为这个数果真是他选的数。你知道诸葛亮是怎样妙算的吗?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把1024一半一半的取,取到第十次时,就是“1”。根据这个道理,连续提十个问题,就能找到所需的数。可如果把这道题编成普通的文字题,那该多没意思啊!

【精选小学生数学日记范文锦集9篇】相关文章:

1.【精选】数学日记范文锦集6篇

2.【精选】小学生数学日记范文锦集八篇

3.【精选】小学生数学日记范文锦集8篇

4.数学小日记范文锦集3篇

5.有关数学日记范文锦集5篇

6.【精华】小学生数学日记范文锦集八篇

7.实用的小学生数学日记范文锦集7篇

8.有关小学生数学日记范文锦集9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aoyuanshenghuo/447808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