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散文作文(2)

散文作文 篇3

  春天来了,在春天这个季节里,有个重要的节气,那就是清明节。清明,对许多人,有着不同的意义。种田的人会在这时种上瓜豆;怀旧的人会在这时祭祖;思念的人会在这时上坟,而对于学生,这个节气,就是排着队,迎着风,踏着青青的草,去游春。但对于所有的人,在这个季节里,都有一个更为有意义,也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到烈士陵园,为英雄扫墓。

  我第一次为英雄扫墓,是在小学。其它的什么事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听老师说,明天到烈士陵园去扫墓,我激动的一夜没睡踏实,小小的心里总是在想:我就要看到书本上说的英雄了,我能为英雄做点事啦!可不能迟到呀!第二天清晨,我起了个大早,拿了把稍大点的扫帚直奔学校而去。后来,还有几位和我一样拿扫帚的同学,任老师怎样解释,就是不愿放下扫帚去陵园。第一次,我就这么拿着扫帚去为烈士“扫墓”的。

  到了初中,虽然,我不再拿扫帚去扫墓,但这种激动的心情,却没有一丝改变。记得,每每到了清明这个季节,我们这些半大不小上初中的孩子,总是盼啊,盼啊,盼着老师能赶快带我们到陵园走一走,看一看。我们这儿的烈士陵园,很美,苍松翠柏,花鸟鱼塘,还有掩映在花丛中高高大大的纪念堂,简直象仙境一般。我们每年盼着、盼着,就是想到陵园里,既看看那些心目中的英雄,也看看春天的美好,还有,我们的入团仪式,每年也在这时举行。想想看,在崇敬的英雄面前,在烈烈的红旗面前,在许多羡慕的同学面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这是何等的光荣!又是让我们何等的盼望啊!当然,有时,这种盼望中,时常会怀着一丝丝的不安,那不安,也许就是这次入团的没有我,面对烈士,不好意思;也许是每次庄严的仪式结束后,随之而来的那一篇纪念性的作文。提起作文,每个学生可能是记忆最深的。为了这篇作文,几乎在每次的自由活动中,我都会放弃游园的大好机会,好奇而紧张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纸和笔,和许多同学一样,到纪念堂里,去抄几段解说词,以便作文中用。那时,我睁着清彻的一双眼睛,深深地,打量着一张张年轻英俊的照片,心中没一点点的悲哀和恐惧,因为我从没有把这些英雄和死联系在一起。相反,我很羡慕和崇敬他们,那时的我,总觉着英雄是不会死的,我们从来不说英雄会“死”,而只说英雄会“牺牲”,“牺牲”在我的理解,就是“活着”,“活”在另外一个地方,而且一年一年,永远都那么年轻。有时我还会独自想:他们也许在等我们,等我们长大了,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会不期而遇,也许,我还能问问他们当时做英雄的想法呢!可惜,当时这些纯真的想法,都不会出现在我的作文中。我的作文永远是千篇一律的豪言壮语: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学习他们什么什么样的精神,这个“什么什么样的精神”,就是我所抄的解说词,其中有一句,我记的最清楚:学习英雄“马革裹尸”的精神!当时,我并不太懂得“马革裹尸”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还是记下了,并用在了作文里。

  多少个春过去了。如今的我,长多了些知识,懂多了些道理,但今天,我还是怀着当年一样的激动的心情,跨进了烈士陵园。仿佛我觉得,我还是有篇作文要写,那是我初中未写好的。

  烈士陵园,道还是那条阔道,两旁苍松翠柏,依然挺拔;厅还是那个大厅,相片、遗物,井井有条;各式各样的花圈摆放在大厅两旁,不由得让人肃然。厅外有宣誓的团员,厅内许多的学生们,和当年一样,拿着纸和笔,认真地抄写着墙上的解说词,今天的他们也有一篇豪言壮语式的作文要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太多的改变,仔细观察,改变的只是一年一年,那些穿流不息的学生们的神态和风貌。这些学生和我们那一代相比,他们的神情更加坚定、自信;他们的个性更加鲜明、张扬;他们的生活更加优越、多姿多彩。但是,今天,他们同样用敬仰的'目光解读着英雄,英雄们也用永远慈爱的笑脸回敬着他们。我不知不觉来到园中最小的一位烈士像前,虽记不住他的名子,我却能记住这个位置和这张年轻的脸庞。每次来陵园,我都会最先来看这位18岁的小烈士,如果他出生在这个美好的年月,他一定会像其他的年轻孩子一样,去上大学,如今他却长眠于陵园60年。许多和烈士同样年轻的学生们,也都来到这里,他们和我一起,用崇敬的眼光轻轻扫过这张虽年轻,却刚毅中透着善良的笑脸,小心亦亦的样子,唯恐惊醒英雄的睡梦。我想,烈士这一刻是真的会在梦中笑醒,他就是为将来美好的生活去革命、去流血并做了烈士、做了英雄,而这美好的生活,他在这个园中和我们俩代人的身上都看到了,他会得到安慰的。我又来到彭雪松烈士像前,这位表面看略带书生气的大英雄,以其“马革裹尸”的精神,英勇善战,最终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淮北平原,这片深情的黄土地上,也把自己34岁的飒爽英姿,世世代代刻在了人民的心中。

散文作文 篇4

  当我教完《春酒》时,恰逢读到《杨梅》一文。竟忍不住拾起《琦君散文精选》,拜读一番,被那剪不断的故土之情,理还乱的亲友之思、童心童趣深深地打动。那放射出的真挚、深沉、执着、热烈的情感,激起我无限的感慨。

  读琦君的散文,犹如与一位老邻居看着相册,看着他那浓浓的乡愁、温情的母爱、忆苦思甜的童年。任凭岁月变迁,不管时过境迁,琦君对故乡的人、事、物的深情记忆、敏锐感受,一一展现在她的笔下。

  浓郁的故土色彩呈现一种朴素的情感。《读书琐忆》中的谷仓、菜油灯、稻田;《春酒》中的春酒、分岁酒;《杨梅》中的茶山杨梅、尝新。这些极具故土色彩的字眼,犹如一股淡淡的轻烟泛着浅浅的愁,展现出一幅幅极具民族特色的家乡风俗图景,并流露出琦君浓浓的乡土之情。她的乡愁是具象化的:捣年糕、迎新掸尘、送灶神、点风水烛、分压岁包、赶社戏、滚龙灯、吃汤圆等故乡的风俗风情,有着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从乡愁中探寻人们精神原乡的高度,同时也给琦君散文添上了一份瑰丽的文化色彩。再如《桂花雨》,文中开头写道:“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结尾又写道:“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琦君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童年,我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她忘不掉,也不能忘。

  忘不了的还有母亲,在散文中,最多出现的一人便是母亲。这是一位充满母心、佛心的贤妻良母。《粽子里的乡愁》中的心灵手巧、勤劳能干、心地善良;《春酒》中的温婉低调;《杨梅》中的慈悲平和;《素心斋——髻》质朴、自甘淡泊;《金盒子》、《妈妈的手》吃苦耐劳、体贴他人……她对母亲的描写不是一篇完成,而是通过许多篇章,一篇一两个重点,将许多重点串联起来,多侧面多角度地写出母亲有着中华传统女性的美德。在她眼中,母亲是世间苦难的象征,更是她力量的源泉。她的性格和生活态度,更多地源于母亲。正是这样一位母亲,才造就了今日的琦君。

  她用“情眼”看故土,看母亲。处处显真情,处处表真爱。她还用“情眼”记忆着童年的世界,这世界有欢乐也有泪水。《春酒》中“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杨梅》中“母亲看我那副猴相,笑骂我:‘这样吃杨梅,给你找个茶山女婿吧!’”《金盒子》中收齐了《封神榜》的香烟片。让我看到一个充满柔和色彩、温馨气氛的童年,一个活泼可爱、富有童心童趣的小琦君。也勾起我童年的种种乐趣:打四角板、推铁环,偷番茄。作为同乡人,也许有许多趣事有相同之处吧。她那美好的童年,也常透着哀愁。如《金盒子》悲切地倾诉对哥哥、弟弟的思念。“哥哥与弟弟,就这样离开了我,留下的这一只金盒子,给与我的惨痛该是多么深?他正为他给与我如许惨痛的回忆,使我可以捧着它尽情一哭,总觉得要比什么都不留好得多吧!”让人看到了心酸的一面。但她没有回避悲痛,而是直面悲痛,用达观的心怀念那真实的童年。

  读琦君的散文,犹如与一位老邻居看着相册,听她讲着那照片中的故事。她平静的叙述,带着口语式的絮话:“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书卷气的诗话:“明亮阳光下的西湖,宜于高歌;而烟雨迷蒙中的西湖,宜于吹笛。”动态化的叙述话:“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浓浓的温州农村方言:“有一次,父亲要出发打仗了。”“在同村的小朋友面前,我是个有肚才的读书人。”还喜用语气助词、俚语、俗语。话语中籍蕴着丰富的瓯越文化、民俗、风情、物产诸方面地域特色,并以此作为物化审美,生态伦理,情感寄托,这是温州家乡留给琦君的文化烙印,我们温州人读来倍感亲切。

  读琦君的散文,犹如与一位老邻居看着相册。照片中我们见不到大场面,也许是一盏菜油灯,也许是一个香烟片,却能感受依恋、甜蜜;我们见不到撕心裂肺的情爱,也许是母亲会心的笑靥,也许是亲人师友的教导,蕴含着的是一份慈爱、怀念;我们见不到华丽的辞藻,也许是平淡之景,也许是暖心话语,流露着思念、亲昵。犹如茅草根,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清香和甜味。你或许认为她不深刻、不内涵,但总有一根线在牵引着她的散文,一条不能割舍的线,那便是“爱”。

  白先勇先生曾说过: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

  这便是我与一位老邻居看相册。

【【精选】散文作文4篇】相关文章:

1.精选作文:欣赏(散文)

2.精选散文作文3篇

3.【精选】散文的作文300字6篇

4.精选散文的作文300字七篇

5.精选初中散文作文合集10篇

6.【精选】散文的作文300字三篇

7.精选散文的作文300字8篇

8.温暖的散文精选

9.伤感散文精选30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eyipiansanwen/40028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