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散文作文(5)

散文作文 篇10

  教儿孙刻苦耕读,这是湘南农村寻常人家的祖训。读书谋生,这更是母亲对我的期望,她生前常对我说:唯有读书,人才能明理。小学的一个学期,受张铁生和黄帅刮起的“读书无用”风的影响,学生们无心学习,老师们对教学也不再热心。那个学期的成绩单上,我的数学没有及格。看了成绩单后,母亲先是一言不发,看得出她很焦急。沉默很久以后,母亲慢条斯理的说:“你在自己耽误自己。”

  母亲决定为我补课。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哪一个暑假里,油灯下,母亲一边给我摇着扇子,一边为我讲解的情景。临近假期结束时,母亲出题重新考查了我。见我进步很快,她很高兴地对我说:“学习的关键在于动脑筋。”我出于偷懒,急于寻找省力的捷径,连忙追问母亲:“你赶快告诉我动脑筋的方法。”母亲微笑着说:“你还小,现在告诉你,会伤了脑筋的,以后再说。”母亲始终没有给我答案,或许她也不完全清楚脑筋该如何动。不过,数学成了我此后最喜欢和最好的一门功课,而这个问题成了我很长时间的悬念,并使我一生受益。后来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独辟蹊径成了我的习惯思维,遇事好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今回想起来,此法到还十分的顶用。其实,这不就是现在时兴的“创造性思维”吗?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离开人世时,最不放心的莫过于我的学业了。果不其然,初三快结束时,当时家里实在贫困,我也有心自立,正碰上村里要招民办教师。我考上了,继母也顺便为我办了休学的手续,眼看我的学业从此中断了。先是祖父坚决反对,我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满舅舅来了,他对我说:母亲生前曾与他谈到过对我可能中断学业的担忧,并私下交给他五十六元钱。请他在我困难的时候,转交给我。听了满舅舅的陈述后,我顿时醒悟了,并在祖父的陪同下,毅然返回了学校,学习也因此更加刻苦了。因为我知道,这些钱是母亲从她那屈指可数的、用来救命的药费中挤出来的,也不知道母亲为此积攒了多少年,或许是三年,或许是五年,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不仅是可以救急的钱,更是母亲期待孩子能够成材的滚烫的心。母亲已经为我做出了选择,容不得我再有丝毫的犹豫。如果没有母亲这种刻意而坚毅的提醒,肯定就没有我这个恢复高考制度后,从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或许我的命运将是另一翻光景。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一个疾病缠身的女人。她没能成就显赫的事业,也不懂得高深的学问,但在我的心目中,她是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女性,也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化身。从母亲那里,我得到了人类最真实、无私的慈爱和温情,对儿子来说,那是无与伦比的独一份。她留在身后的布鞋,使我领悟到了骨肉人伦的真挚,知道了敬长辈、爱妻子、育儿女的人之本分;她临终前的叮嘱,使我不断在接近幸福的真谛,认识到只有宽容、善待他人,包括那些有意无意伤害过自己的人,先与人方便,才有自己的方便;她劝学中透出的坚毅,消弭了我童年的不幸,使我体会到了人生不尽是甘甜,免不了还有艰辛,生命中更多的意义在于微笑着面对困难的勇气。母亲不仅给了我强健的身体,还为我的人生做了坚实的奠基,更为我生命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母亲从来就没有离我而去,我始终想用自己的人生轨迹来延续母亲的生命。这些年,每次回归故里,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到母亲坟茔,静静地呆上一会,希望能驱散她长眠中的寂静。然而,母亲与我终究阴阳相隔离,“子欲养而亲不在”已经成了我终身的憾事。或许这不是她所期待的,但对她的深恩厚德,我总有一种无以为报的愧疚心。也许是为了安慰自己,本来就不信奉鬼神的我,依照家乡习俗,多次为母亲做了祈福的道场和消灾的生日祭,事后想来,那只不过是在麻痹自己,又有何益。

  四年前在家乡过春节,适逢那一年正是母亲的六十生辰,仓促间曾草就过一篇《先母行述》的短文,略述了母亲的生平和德行,并于次年清明,刻石立碑,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然而,多年来总是觉得意犹未尽、思念不绝。

  今天,又是一个新春佳节,倍加想念母亲,遂和泪命笔,追忆母亲崇高母性的几件往事,一则怀念母亲;再则留于女儿,希望他们能知晓母恩的深重,明白为人父母的艰辛;还愿将其献于天下有亲可奉的男男女女们,道一声,要珍惜;更想借此表达对那些正在为自己儿女精心算计的母亲们的崇高敬意。

【【必备】散文作文汇编10篇】相关文章:

1.【必备】散文作文四篇

2.【必备】散文作文4篇

3.【必备】散文作文3篇

4.【必备】散文作文5篇

5.【必备】散文作文7篇

6.【必备】散文作文三篇

7.【必备】散文的作文三篇

8.【必备】散文的作文6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eyipiansanwen/43957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