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写过年习俗的作文9篇(2)

习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写过年习俗的作文6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春节来临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好似新年的钟声,四面八方都在响,整个城市沉浸在了乳汁一样的烟雾中,迷迷蒙蒙的。春节对我们小朋友来说是个非常高兴的日子,因为在春节里可以穿上自己喜欢的新衣服。

  春节有一道传统美食——饺子,春节吃饺子是个习俗,因为饺子的形状有点像元宝。标示着招财进宝,财源滚滚,所以春节就要吃上几个香喷喷的饺子。当然,春节最高兴的还是可以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了。

  欢声笑语送走了春节的白天,又迎来了春节的夜晚。春节的夜晚也不比白天逊色,家家户户挂着的红灯笼一个个亮起来,将那黑黑的天空藏在了身后。突然,砰地一声,一束火花直冲云霄,又一声巨响,火花在一瞬间在天空中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暗色的天空仿佛是漆黑的帷幕,一声巨响过后,表演拉开了序幕,这一朵朵礼花就是舞台的演员,它们美丽的外表让我不禁贺彩。也有几个演员共舞的,几朵礼花同时绽放,有红的花,宛如星星之火;有金的花,犹如漫天繁星;有银的花,如同飘落的雪花。一朵比一朵大,一朵比一个朵目。

  看见这美丽的烟火,我也手痒痒起来,我将手持型的小礼花搬到屋前空地上,开始了工作。“呲”“呲”,一阵短暂的声音过后,烟花点着了,“砰”,一个美丽耀眼的球形花苞伴随着响亮地奏乐冲了出来,在不远处绽放,没等人好好欣赏一番,它便如昙花一现般凋零了,只留下些许随风飘荡,马上,碎丝也消逝无迹。让人不禁感叹: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我偶一抬头,看见空中有星星,漂浮,移动的星星。定睛一看,哦,那不是星星,是孔明灯,是寄托着人们对新年憧憬,对新年祝福的孔明灯。这一盏盏孔明灯象征了人们渴望平安生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人们高高兴兴的欢送了春节,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我们怀着对新一年的希望,告别了已过去的xx年。

写过年习俗的作文7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写过年习俗的作文8

  春节,是我国汉民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当然安阳也不例外,春节这天是阴历大年初一,是我国农历的岁首。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创立《太初历》,将每年的第一个月定为岁首,初一叫做元旦,又称元辰、元日、元朔等。元是开始,旦是早上的太阳。宋代《梦梁录》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现代的春联中我们还能看到“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字样。

  春节前人们还要写春联,贴春联,挂红灯笼,除夕夜放鞭炮,大人给小孩们穿新衣戴新帽,一家人在春节中忙得不亦乐乎。自打除夕夜的钟声响过之后吗,新的一年就开始了。小孩子和年轻人要给老年人拜年,老年人要给晚辈压岁钱。春节期间人们走亲戚,串朋友,大家聚在一起吃年饭,拉家常。一年中的故事都要在这时讲出来。生活的乐趣挂在人们的脸上。

  大约在雨水节的前后,到了农历的正月十五,就是人们一年中玩耍最尽兴的元宵节了。在元宵节里,家家都要吃元宵,因为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团圆、和睦、幸福,国家繁荣昌盛。除了吃汤圆,人们还要参加一系列的节庆活动,比如在元宵节里猜灯谜。

  到了正月十六,就到了该逛庙会的时候。小贩们在庙会上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各样的玩具。而且只要在安阳赶庙会,你一定要拿着柏树枝,走过那长长的安阳桥,这样代表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

  一眨眼,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们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上班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事情忙碌着。安阳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许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一起过年,而且过得十分热闹。

写过年习俗的作文9

  我的家乡在巴马县的坡帮村,那里的过年习俗可真有趣。如果你不信,就听我说说吧!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把我和哥哥叫过去说:“你们去河边把我们家的牛、猪、鸡、鸭……给带回来。”说完,把一个笼子和两条绳子交给了我们,我就拿了一条绳子,心想:“真刺激,我还是第一次去赶牛呢!肯定很好玩。”这样我就和哥哥高高兴兴地上了路,一路上我们还看见许多小朋友也跟我们一样,去要他们家的牛、猪、鸡、鸭。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河边,我一看河边什么动物都没有,更没见爸爸所说的牛、猪、鸡、鸭……只见河边只有一块块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石头,我就问哥哥:“我们家的牛、猪、鸡、鸭……在哪?”哥哥指着河边的石头说:“在那里呢。”接着说:“走,一起去把石头装进笼子里,这就是我们要的鸡、鸭、牛、猪等。”我不懈地问哥哥:“这些是石头呀!怎么是家禽呢?如果把它装进笼子里呢?等真的牛、猪、鸡、鸭来了怎么办呀?”哥哥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跟我说:“因为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风俗,这些石头代表了牛、猪、鸡、鸭……每年年三十的早上,这里的人们都会到河边来把它们拿回家,先放在门外,到了晚上12点放完鞭炮后才能拿进门放在家里,表示来年家禽兴旺、有吃有财的意思。”我一听,这才明白。我心想:既然是这样,我就多拿几块石头回家,我们家明年就家禽兴旺,有多多的牛、猪、鸡、鸭等。于是,我就和哥哥选了几块石头装进笼子里,又用绳子绑了几块石头,就高高兴兴的拿回了家。

  你们说,这样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xisu/15166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