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农业生产谚语积累(3)

谚语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49、脱粒机,好又快,一天能打百麻袋。

  相对于传统的牛拉碌碡打场,用脱粒机脱粒麦子,是非常方便和快捷的,一天能脱粒小麦上万斤。谚语“联合机械收麦忙,代替收割和打场”印证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农业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道理。

  (注:碌碡,石制的圆柱形农具,中间略大,两头略小,或一头大,一头小,两头有孔,安上框架可以滚动,用来轧谷物,碾平场地。)

  50、有肥没水,庄稼干瘪嘴,有水没肥,庄稼饿肚皮。

  这句谚语是说种庄稼既要施肥,又要勤浇水,才能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

  51、浅播豆,半个露。

  夏天播种大豆的时候,不能播得太深,要似露非露,才能使大豆苗齐苗壮。

  “七月豆,半个露”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52、割青麦,吃白面,割青豆子是混蛋。

  这句谚语是说小麦收获要抢早,即使割得早一点,也不会影响小麦的产量;而大豆收获一定要等成熟才能收割,否则,会严重影响豆子的产量和质量。

  与“麦收要紧、秋收要稳”、“麦子争青打满仓、谷子争青少打粮”意思相近。

  53、要吃面,泥里站。

  这句谚语是说种田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要吃豆腐,泥里咕嘟”说的同是这个道理。

  54、夏种无早,越早越好。

  这句谚语把夏种工作要争分夺秒抢农时的特点描绘得十分精彩。这是由于农作物生长除了受土壤、水份等因素影响外,主要还受气候条件中的热量影响最大,夏季庄稼播得早,作物积温高,庄稼秋后收成就好,所以说夏季播种庄稼越早越好就是这个道理。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要抓住有利时间,播种就有收获的希望。

  与谚语“豆不让宿,麦不让晌”、“早一宿、高一拳”、“五月六月去种田,午前午后差一拳”、“春争日,夏争时”意思相近。

  55、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种地时不好好加强田间管理,别人耕地时你不好好耕,弄得深一犁,浅一犁;别人锄草、打药时你不好好锄苗、打药;庄稼旱了该浇你不浇,涝了该排水你不排水,到了秋天收获时节,人家的庄稼实现大丰收,而你绝对不会有好收成的。

  与谚语“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意思一致。

  56、秫秫扛枪麦上场,豆子扛在肩膀上。

  意思是说,高粱结穗、麦子收到了场上,豆子收在了口袋里,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丰收,否则,都也可能存在变数。

  57、一粒粮食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说明种田的艰辛,告诫人们要特别珍惜粮食。

  58、田间管理如绣花,功夫越细越到家。

  种田最需要的环节就是要进行田间管理,深耕、浅种、锄草、浇水、排涝、喷药防治病虫害等,哪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要像做针线活绣花一样细心才行,只有管理好了,才可能实现农作物的丰收。

  “庄稼不认爹和娘,功夫到了自然强”、“精种细管,仓里谷满”、“只种不管,打破金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59、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

  玉米长出雄蕊(俗称玉米花)后,隔一行拔掉一行,或者雄蕊授粉后统统剪去,可使籽粒饱满,能增产10%左右。

  60、棉花不打杈,疯长你别骂。

  棉花在生长季节,要将多余的徒长枝抹芽,俗称打杈,这样可以使更多的结果枝得到营养供给,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生产谚语积累】相关文章:

1.农业生产有关谚语

2.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谚语

3.农业生产谚语汇总

4.农业生产的谚语

5.农业生产节气谚语

6.谚语积累

7.描写积累的谚语

8.关于积累名言谚语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yanyu/27584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