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三学生学习方法(2)

音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化学:精练高考真题,摸清问题所在

  1.研究考试大纲,循纲务本

  考纲和考试说明是备考的指南针,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可增强日常复习的针对性和方向性,避免盲目备考,按方抓药,弄清楚高考检测什么,检测的价值取向,高考的命题依据。对考纲的`实际操作是——考纲不要求的不复习,考纲降低要求的不拓展,考纲所要求的大力复习。

  2.精练高考真题,明确方向

  考纲的要求是通过考题来体现的,所以,研究历年特别是近五年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题,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考纲,明确备考方向。

  经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横、纵向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一是主干知识考查“集中化”,二是基础知识新视角,推陈出新,三是能力考查“综合化”。

  3.摸清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要提高后期的备考质量,还要真正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如此,复习备考才能更加科学有效。所以,必须加大信息反馈,深入总结学情,明确备考方向,对症开方下药,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高考立体网络化要求,才能实现基础→能力→分数的转化。

  4.切实回归基础,提高能力

  复习训练的步骤包括强化基础,突破难点,规范作答,总结方法,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印象深刻,应用更加灵活。

  在备考时,要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找突破,一是这道题该怎么做;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是怎么会想到要这样做;四是不这样做可以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最好?五是这道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又该怎么做?如果能够如此做题,可收到5+5>5的效果。

生物:精研考纲,精设专题,精编习题,精心管理

  距离高考愈来愈近,生物后期的复习备考在本着回归大纲的同时还应“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突破疑点,重复变换;重视训练,能力凸显”为指导思想,完善知识网络,达成知识重组,进而实现学科知识广泛整合的目标。

  方略一:精研考纲

  要认真研读新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收集高考信息,关注专家的解读和预测。要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将最近五年新课程标准区的考题进行分组研究,对历年高考题的命题特点进行回顾和整理。

  方略二:精设专题

  在专题的设置上,结合各模块复习的同时,要贯穿“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个体——细胞——分子”的线索,将学科内的知识进行系统重组,设置专题。即生命的基础、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与育种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现代生物技术以及实验专题。

  方略三:精编习题

  一方面要“题海捞金、精选精练”,另一方面要按照考纲要求做到考点细化联系,防止遗漏相关的知识点。每套习题都要力求落实“三量”,即思考量、习题量、图表量,抓好“三点”,即易错点、重点和盲点,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例如衡中就共设置了六个题型专项,即易错题再回首专项、图表题专项、高考题专项、各地试题集锦专项、新增知识盘点专项、课本小资料课后题专项等。

关于考前动力

  1.挖掘潜能

  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你都要相信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从开始复习到高考往前赶超50名的大有人在,赶超80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人在关键时刻的进步是惊人的。

  2.坚定意志

  严格地讲,高考其实就看谁笑到最后,你能坚持到最后,你就能笑到最后。而坚持到最后,就要求你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全力以赴,坚定你的意志;知难而进,磨砺你的意志;战胜惰性,提升你的意志;苦中作乐,优化你的意志。

  3.调好心态

  高考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心态决定着你的成败,努力去寻找你最近的不良心态,并努力去改变,用积极的心态促使你考试成功。

  4.把握自我

  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我”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我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好“独奏”等。

  5.战胜自我

  把握自我,十分重要。但战胜自我,更为重要。面对迎考复习的艰辛,面对解题的繁难,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多变的情绪,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

关于临考前的复习

  6.每日做题

  考前要养精蓄锐,并不是说整天休息。相反,每日还是要做些题的,不要让自己手生,要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形成模式识别能力。当然,做题的数量不能多,难度不能大。

  7.一次成功

  面对一道题(最好选陌生的中档题),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做就成功。一份试卷,若没能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就往往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隐性失分”。

  8.讲求规范

  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少考生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非常可惜。考生要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真做完整,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是否答题严密、规范、恰到好处。

  9.回到基础

  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的,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尽量不丢。

  10.限时训练

  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一道大题,限时完成,等等。这样,主要是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11.激活思维

  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义的解题方向,训练思维品质。

  12.学会总结

  应当把每一次练习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机会。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学会总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大彻大悟。

  关于科学预防考试焦虑

  13.适度平静

  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下可稍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当然,都不要刻意追求,自然为好。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高考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

  14.适度自信

  大考临近,必须拒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失败。当然,平时考得好的学生,也不能过于自信,凭自己有点实力,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

  15.确定合理动机

  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不利于考试;适度动机,效率最高。尤其是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考生紧张、忧郁、恐惧等情绪,进而导致考试的失败。这就是说期望要合理。

  16.适度运动

  临考前夕,学生大都不爱运动,主要是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但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打一会儿球,或跳几分钟绳,或在阳台上做一会儿操,等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大脑。

  17.适度交流

  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同学间适度交流,进行感情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

  18.充分准备

  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从而预防考试焦虑的产生。

  19.处变不惊

  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学习的困难时,能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面对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之心态。

  20.防止疲劳

  考试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不利于考试时水平的发挥。

【高三学生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1.高三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2.给高三学生的评语

3.高三学生自我评定

4.高三学生评语

5.高三学生品行评语

6.高三学生口号

7.高三学生-心情日记

8.高三学生毕业留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yinle/365191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