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元宵节的作文700字(2)

元宵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元宵节的作文700字 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烟花,用香把烟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元宵节的作文700字 篇5

  来到上海,不能不去城隍庙看一看,城隍庙也叫“豫园”,是上海最有名的古迹了,还有好多美味的小吃、精致的特产。这不,我们来了!

  出了地铁口,迎面而来的是一溜的`金店,听二奶奶说,上海城隍庙的金店名气很大,金器做的好、样式也多,人们都喜欢在这里购买金器,所以上海的“老庙黄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了。

  再往里走,我们就来到了“豫园老街”,这里可是非常繁华的商业区,街道两旁的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游人们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哇!这里的外国人可真多呀! 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我身边过来过去,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感觉非常兴奋。“贝贝,走!咱们去逛逛!”“奶奶,”我拉着奶奶的手,昂起小脑袋,好奇地问,“为什么这的外国人那么多呢?”“可能是因为这里充满了老上海的特色吧,外国人比较喜欢中国一些古老的文化,所以他们都愿意来这里。”

  中午十一点多了,今天会吃什么呢?不一会儿,谜底揭开了,姑姑带着我们来到著名的“南翔馒头店”,准备品尝美味的“南翔小笼包”。在我们排队等待的时候,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个胖乎乎的外国叔叔,估计是来自非洲的,他非常非常黑,整体看上去真像一块黑炭,可是他的牙齿却是非常非常白。他对我笑笑,拿起脖子上的照相机对我比划着,我想他可能是想给我拍照,于是就大大方方地摆了个姿势,露出我甜美可爱的笑容,叔叔把镜头对准我—— “咔嚓”一声,我美丽的身影就留在了他的相机里,随后,他又给姐姐照了一张。哈哈,原来外国人这么有趣,还专门给中国人照相.....

  “哦!小笼包来了!”在我的肚子快饿扁的时候,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南翔小笼包”。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顾不上烫嘴,咬开一个小口,轻轻一吸,美味的汤汁顿时填满了我的口腔,啊,味道真好呀!小笼包的皮很薄,感觉像是透明的,能看到里面的馅,咬一口,滑溜溜的还很筋道;南翔小笼包有很多种馅,我们吃的是大肉馅的,鲜嫩的肉馅儿吃起来不咸不淡,爽滑可口,嚼一嚼唇齿留香,真是人间美味啊。听了我的描述,大家一定流口水了吧,不过没关系,你们亲自来品尝一下,就知道我绝对没有夸张的啦!

  这次城隍庙之旅,我开心极了,因为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还品尝到了美食,太棒了!

元宵节的作文700字 篇6

  “正月十五闹元宵”,每年春节过后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又叫“灯节”和“上元节”,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在民间流传的另一个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

  元宵节起源于西汉王朝。相传汉惠帝死后飞扬跋扈的吕后篡权,任用了大量吕氏亲信,宦官当权。吕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在老忠臣协助下登基,博采众议,在正月十五这天,一举扫除了诸吕残余势力。因古代“夜”与“宵”同义。正月又叫“元月”,为了纪念正月十五这一天,汉文帝就将此日定为“元宵节”。从此,经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为显示大唐兴盛,国泰民安,逐沿用旧俗,每到“元宵节”这天,张灯结彩,欢庆狂欢,“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使这一节日更加兴盛。

  节日期间,灯月交辉,游人如织,正如唐代诗人张说所描绘的:“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李商隐的诗曰:“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描绘了当时观灯时车水马龙的宏大场面。流传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悬灯欢乐的规模更加盛况空前,花灯的装饰造型也更精美,灯节带给人们更多欢乐,更多光明。诗人苏东坡有诗云:“灯光家之有,笙歌处之楼”;大词人辛弃疾也曾有著名词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些诗词描绘了当时元宵佳节满城花灯齐放,通宵达旦,歌舞笙乐的壮观场面。到了清代,据《京都风俗志》记载:清代太平年间每年元宵节都是:“通街委巷,灯光星布珠悬,皎如白昼”,“王孙贵客、士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由此可见元宵节观灯的热闹场面。

  到近代,这一习俗代代流传,至今仍经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前和屋内悬挂彩灯、大红灯笼,全家团圆,围坐一起,观花赏灯吃元宵,象征着“团圆美满,丰收和睦”,同时这一天还标志着是春节欢乐的最后一幕,热热闹闹过完了“元宵节”,才算是真正过完了春节。

  宋代诗人欧阳修诗曰:“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明在这灯好月明人团圆的喜庆佳节里,亲朋好友相约团聚,早已是民间庆春节的重要习俗。如果在团聚时捧去一把鲜花,携带上一个花篮,让美丽娇艳的鲜花送来一个吉祥幸福的欢乐好运,会给朋友相聚增添无比欢乐的心情,这时应该选用寓意团团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红的火鹤花、满枝悬挂形似红爆竹的炮仗花、鲜艳的孔雀草、象征明媚春天光明的银芽柳、闪烁洁白繁星的满天星等,都会展现出一片祥和安乐的氛围,为亲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yuanxiaojie/33884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