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阅读真好作文(4)

阅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阅读真好作文10

  那天,我坐在窗前看书,窗外飘洒着丝丝细雨,好像有人在天空中遮下一块白沙,让人看不清远方,泥土的清香混合着书中特有的墨香,宁静而悠远,我的思绪伴着缕缕书香不知不觉的飘到了从前……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而且什么书都看,来者不拒,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茶余饭后拿几本书细细品位的习惯。说到我最喜欢的书,那就是罗贯中的著作《三国演义》。

  那是一个硝烟弥漫、群雄并起的时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官宦祸国,民不聊生,可就是那样一个时代,造就了千千万万的旷世奇才,可谓是一将成,万骨枯。在这个时代中,我最为欣赏的不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而是一代枭雄曹操。人们都说曹操多疑,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在这样一个乱世中,只有多疑多虑,未雨绸谬,才能出人头地。而正因为“挟天子”才能“令诸侯”,为汉献帝打下半壁江山。我欣赏他还以为他大度,当年曹操率军攻打袁绍,当袁绍败走,曹操进了冀州城后,在袁绍的营帐中搜到了自己的部下给袁绍写的书信,信中语气谦卑,抬高袁绍,指责曹操,这使曹操的长子曹丕十分震怒,而曹操却面不改色,下令让人烧毁这些书信,不在追查。这一举动让他帐下的文臣武将对他更加忠心。

  刚开始看三国演义时,我只有五岁,因为喜欢这段历史和对这段历史的好奇,自己竟一知半解的读完了整本书。看第二遍时,由于对一些细节不太明白,所以看得异常缓慢。看到关羽败走麦城被杀死,我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看到曹操由于头疼病死时,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不知什么时候才看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看《三国演义》使我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而且加强了我对文言文的理解,所以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刚开始只是普通的喜欢,后来喜欢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这也勾起了我对其他朝代历史的兴趣。

  除了喜欢《三国演义》之类的关于历史的书,我还酷爱古典诗词,不过比起唐诗我最喜欢宋词,“塞下秋来风景异,横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首范仲淹的《渔家傲》不但描写出入秋塞外的景色,还在最后一句“将军白发征夫泪“中表现出他思乡的情怀。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中则表达了对胡人的憎厌。,一本《宋词精选》成了我的必备读物,在诗词中我仿佛找到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冰心曾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阅读是我一生中绝不能缺少的一件事,它让一个有外表仪容的人更加有内涵,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多阅读吧,站在知识的顶峰才能看到广阔的世界!

点评:

  文章内容磅礴大气,思维开阔,叙述、抒情、描写和议论融为一起,是整篇文章具体、生动!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你对三国历史的精通,足见你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你驾驭文字的能力让人折服,语言张弛有力,表达见解独特,个性鲜明,能敢于直抒胸臆,就这一点就让人佩服。本文写得很厚重,集历史、文化、诗词为一炉,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让人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加油!

阅读真好作文11

  阅读使人明智,阅读使人理性。阅读是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阅读是对他人心灵的理解及慰问,是精神力量传递的媒介。阅读,真好!

  欣赏名画是一种阅读,通过画作,可以看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浏览书籍也是一种阅读,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领悟音乐也是一种阅读,聆听旋律可以领悟作者所处的那个遥远时代的'音乐世界。感悟音乐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

  最近,我在听肖邦的夜曲。我喜欢他夜曲的风格,宁静而忧伤,那种安静的感觉,总是抚慰着我焦躁不安的心,让我回复平静。光是听曲子是不够的,我毫不犹豫地认真练起了这首曲子,没过几天就可以完整地弹下来,但流畅之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上钢琴课时,我和老师谈起这件事情,说明内心的疑虑和不解,然后弹了一遍曲子。老师几乎是在我弹完的一刹那间说道:‘用心去听,然后用心领悟,再用心去弹,手指不能下意识地触键,而是带着你的感情去弹奏’。下课后,思索了半天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会话。“我确实用心练了,为什么老师还是觉得我没有带着情感去弹?”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边听着贝多芬的《“悲怆”大奏鸣曲》,边搜索着贝多芬的资料,突然看到一幅画,画面上,贝多芬手持着笔和琴谱,满脸的皱纹如雕刻般突兀,写着岁月的艰辛和沧桑,但深邃的眼睛里透出的如刀锋般锋利的眼神,显示着不屈不饶的抗争和坚韧,莫名地与此时的旋律有着奇妙的融合感。难道伤到深处是坚毅?脑海中浮现一个男人的身影,一只手奋力地去扼住什么,那也许是命运的咽喉吧。此时,我才切身体会到《“悲怆”》对贝多芬身世的概括是如此的贴切。也就是在这一瞬间,如梦初醒一般,顿悟了老师的那句话“用心去弹”。“每一首曲子都是一个作曲家心灵的投影,而弹奏曲子的人,要真正理解作曲家当时创作的心情,反应到曲子中,才能赋予一首曲子的灵魂。”

  再去听肖邦的夜曲,惆怅的感觉在心头荡漾,“也许这就是他那时的心情吧”,我猜测着。坐在钢琴前,又弹奏了一遍,才明白了“下意识触键”的意思,不能为弹奏音符而弹奏,而要理解作曲家当时作曲时的背景,用心赋予曲子灵魂。

  感悟音乐,是精神的升华,这也是一种阅读。阅读是心灵的沟通,能够穿越时代,跨过国界。阅读,真好!

阅读真好作文12

  儿童时,一杯糖水,一本小人书。

  少年时,一杯清茶,一本小说。

  中年时,一杯咖啡,一杯杂志。

  老年时,一杯温水,一本报刊。

  我们每一次的阅读都如同手心里的至宝。阅读——感悟我们人生中最独特的美好。

  或许阅读的是她——“花木兰”。

  金戈铁马,兵临池下,化作男儿身,安然北上。她在战场上演绎“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忠孝节义。木兰的名字从北魏流传至今,巾帼英雄的美称也流传至今。我相信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这样一位英雄,流传下脍炙人口的《木兰诗》,岁月在那一刻散发出暖意的亮光。

  或许阅读的是她——海伦·凯勒。

  一个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挣扎摸索的女子,在对黑暗与寂寞无限的恐惧与彷徨中,她却说:“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就这样她走过了88个春秋,却熬住了87个无光无声的岁月,再塑一场华丽的生命,写下了她在过往的流年中同样存在的希冀与对光明渴望的见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她,也给世界人留下了一段坚强的年华。

  或许阅读的是他——亚历山大·谢尔干耶维奇·普希金。

  多少次的流放,都没有使他放弃创作的激情,尽管多次被流放,他仍是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罗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注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在艰苦的流放时代,他却说“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或许阅读的是我自己,没有大的挫折与困难,孩提时代是看“蝴蝶在花节起舞,”看“落英缤纷,芳草满地”。是阴光被树叶打碎了一地的斑驳并投射下干细长的身影。我阅读着豆蔻年华的时光里静静流淌着的青春。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到“我笨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着自己徜徉在出海里,虽没有朋友相伴,但同样精神生动,使人流恋。

  也或许阅读的是机智、多谋、勇敢的孙悟空;也或许阅读的是“呆子”——猪悟能;也或许阅读的是沉稳的沙悟静;也许阅读的是……

  阅读,使我们自缚书香;阅读,使我们谈吐有礼;阅读,使我们品德高尚;阅读,同样使我们——静如其人。

  阅读,真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yuedu/439505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