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2)

中考作文指导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3)内容充实。少数学生为了出新出奇,另辟蹊径,对“老师”和“学生“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如有学生把“书本”、“大自然”等比作“老师”,写出自己徜徉其中的经历和感受。有些考生将作文写成议论文或者散文,虽反复点题,但内容不够具体,缺少有力的论据或感人的细节,只是空洞的议论或抒情。如:无视“我们的心”,写成“他们的心近了”。如一个考生创作了一篇小说,笔触细腻地写了两个小女孩由竞争到互相帮助的过程,但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没有“我们的心近了”之意,很遗憾地与一类作文失之交臂。其实只要将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换成“我”即可。大部分考生都能围绕中心有话可写,内容也较充实。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所写内容都能较好地兼顾“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紧扣中心,表达有技巧,具有一的表现力,演绎出师生之间的情感变化,常令人耳目一新。

  (4)感情真实。出现了许多题材雷同的套作。可能是时代变了,考生的作文中有不少写对后妈由排斥到心近的过程。有许多夫妻离婚可以理解,怎么父母离婚了,孩子都是跟着爸爸?后妈个个都那么宽容、忍让?这类作品有些感情不够真实,很难得高分。

  (5)立意新颖。作文关键抓住“心近了”来立意,选材涉及到对题目中的 “我们”的具体所指,大多数学生理解为“我与父亲”、“我与母亲”、“我与老师”、“我与同学”、“我与朋友”、“我与后爸”、“我与后妈”等,具体所指的身边人物,当属切题作文;还有把“我们”理解为台湾与祖国大陆,香港、澳门与祖国,时值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属立意有一定的高度;还有理解为中国与世界、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与日本、涉及到中日两国由来已久的渊源关系,到当下的.中日关系;中国与印度,涉及海啸中中国人民的友好援助。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对焦点问题的思考,眼界相当开阔,立意也很深刻。

  除以上几方面以外,还有就是我与书,我与语文,我与古代名家,像李白、杜甫、陶渊明、李煜等等,写得是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充分显示了学生深厚的文学底蕴,这些当属一类作文中的上品。

  (二)表达方面

  (1)表达方式运用得好。多数考生表达方式运用的合理,但也有一些考生处理不好。如:出现了一些结构不够完整,表达方式单一,甚至不知所云的作品,如一些考生通篇记叙自己与父母关系“近了”的事实,没有动人的细节描写,语言平淡无味,缺少感染力,缺少个性;从表达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还是以大量口语化的语言出现在卷面,缺乏书面语,缺少语文的文学气息。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如:一位考生的考场作文,全文的结构如下:师生之间是加减乘除。一:师生之间是+,老师+学生=家;二:师生之间是-,减去烦恼;三:师生之间是×,师生相乘,走向成功;四:师生之间是÷,除去陋习,让学生改邪归正。总结:加减乘除都是爱。

  (3)语句流畅、通顺。语言以朴实真挚风格为主,有不少语言流畅、文采飞扬的佳作。如:有一位考生写中日关系近了,远溯到唐代用鉴真六次东渡和晁衡留居长安证明两国一衣带水的亲密,又提到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右翼分子的猖狂,中国一部分人民身受伤害后的仇日情绪表现“远”了,然后用两国民间社团友好往来,温总理“融冰之旅”表现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对和平友好的向往以及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行文结构严谨,通篇语言流畅,美妙的比喻和一气呵成的排比层出不穷,且恰到好处。最后以“心近了,心静了,心惊了,心敬了,心近了”结束全篇,耐人寻味。

  有少数学生引用古诗文名句,巧用一些修辞造句,驾驶语言的能力相当强。 如: 开篇: 蒲公英因长风飞向远方,小树苗因甘霖获得滋长,学生因老师而成材。结尾:冰寒于水而出于水,青胜于蓝而出于蓝。纵观整体来说,基本上做到了语句通顺,表述清楚。一部分考生通篇议论抒情、空喊口号,令人乏味;还有个别考生掉书袋,几乎每一句都要引用古诗句,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感悟可言。

  (三)字数的要求。安徽省及芜湖市均有明确的规定: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字数不足500字,每少50字酌情扣一分。但是,一篇文章写的字数较少分量自然很轻。其实,400字、500字的作文扣分不过2分,可再少就不仅仅是字数的问题了。从考场作文实际看,600-700字的作文很多,分数上也偏向这些文章。

  (四)、卷面书写。试卷最后一项得分栏就是卷面得分,共5分。根据是书写干净与否;有无涂抹和大面积改动;字体端正、匀称、工整与否。卷面整洁,书写、标点、格式正确等一般给4—5分,最少2—3分。从得分看,字体有形、书写清楚的文章得分较高,好作文卷面分也很高,是相辅相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对学生写作能力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实,作文评分标准只是参考,最主要的是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学生做人的过程。

【2015年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相关文章:

1.2015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2.深圳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3.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4.初中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5.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

6.安徽省中考零分作文

7.解读中考作文如何拿满分

8.2015年小升初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zhongkaozuowenzhidao/23623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