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帮助别人作文(2)

助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帮助别人作文4

  阳光明晃晃的,将我的双眼刺得发醉。拥挤的人群之中喧闹之声不绝于耳,隐隐传来几声小贩的叫卖。

  人群异常的吵闹,今日的`阳光也异常的燥热。我记在人群之中,等待着那姗姗来迟的公共汽车。心中一阵烦躁。一群大妈在四周大声肆意地讨论着今天要不要去逛街,明天要不要去做头发,后天我们一起去玩吧。心烦意乱之际,蓦地,身后的人群动了动。旁边挤来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她拘偻着身子,提着一个比身子还要大的编织袋。岁月无情地在她的头上刻下了轮回的凹糟,时间在她的双眸之中填充了点滴浑浊。她艰难地蹒跚到了人群之中,却好巧不巧地站在了我的旁边。不禁厌恶地瞥了一眼,不由自主的向另一侧挪了挪脚步。

  “滴——,滴——”喇叭刺耳的声音传来。车终于来了。我习惯性地一摸口袋,幸好,正巧有两元钱。拥挤的人群一窝蜂地拥了上去,我和那位老妇人刚好被困在了人群的正中央,动弹不得。远远地站在车门前,便隐约听见车上传来的喧闹声。好不容易挤上了车门,正准备投币时,背后不知为何传来一股巨大的推力,惯性使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前一倾,右手一抖,一枚硬币投了进去,而另一枚却是迅速地滚落,很快便湮没在了人群之中,迅速地消失不见。

  我急忙弯下腰寻找,却不曾料到,那枚硬币简直像消失了一般,隐藏在了人群的脚下。司机很不耐烦的吼道:“快点,快点,找不到就下去呗,真是浪费时间。”随着这一声,身后的人群也骚动了起来。一个粗犷的声音喊道:“快点,还让不让人上车了?”“就是,就是。”“现在的小孩怎么都这样,出门也不知道多带几块钱。”又有几个声音附和道。、

  我心急如焚这可怎么办呢?突然,一双饱经风霜的手巍颤颤地递过来一个一元硬币:“姑娘,你瞧瞧这是你的钱么?”

  “是,是,是,多谢多谢。”情急之下,我心中一喜,拿了钱就投了进去。带我走到车后,刚想要道谢,却发现递给我钱的好像是那位请瓶子的老妇人。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感激,却又发现人头攒动,早已找不到她的身影。

  车依旧在行驶着,突然,一道从脚下反射过来的银光刺到了我的脸庞,那是——?我丢掉的硬币!莫不成——老妇人根本没有捡到我的钱,而是用自己一份一份攒来的钱替我解了围?不由地想起自己之前对老妇人的鄙夷,一阵阵惭愧从我心中涌了上来,并伴随着那阵阵的感激。

  我急切地想在人群中寻找老妇人的身影,却失落的发现,她早已下了车,默默地离开了。也不知为何,那个本应该是拘偻的身影,却突然在我的心中高大了起来。

  或许在许多年以后,我依然会记得这个热得令人昏昏欲睡的午后,那个拘偻的身影,那只饱经风霜的手;那个高大的身影,那只帮助的我的手。在我的记忆中,它们将成为永恒。或许有些帮助微不足道,但它们一样,都会成为记忆中最最美好的——一部分。

帮助别人作文5

  帮助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美德。人类从原始时代开始,就懂得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但是,在帮助还没有进化到一种美德的时候,帮助别人就成了某些人炫耀自己的伎俩,而忘记了帮助的真正含义——是要使受帮助的人长出翅膀有能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帮助别人要从根本着手,不能流于表面。每个人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我们才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每个人也有其强壮的一面,也可以用自己强壮的一面去帮助别人。我们去帮助别人,是让他们能长出翅膀强壮起来,有本事自立自强,有能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帮助的目的所在。曾经听有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一生下来就只有单边翅膀,注定要相拥着才能飞上天堂。这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天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肯定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才能走完曲折的人生之路。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才是一个有智之士。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使被帮助的人不要去想自己失出了什么,而要他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如失明的人听觉特别敏锐,失聪的人眼睛特别锐利,失爱的人特别珍惜感情,我们的帮助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这样就能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唤起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

  那些把帮助别人看成是炫耀自己的一种伎俩的人,往往会害了受助人,就像港英政府的综援制度。颔取综援的家庭领到的钱比一般的劳动家庭的收入还高,这都是当年的港英政府为了炫耀其政制的完善、经济繁荣而采用的笼络人心的一种伎俩,最终出现了金融风暴后那种做工不如拿综援的怪现象,助长了一部分人不劳而获的坏风气,也给目前的香港特区政府带来了极大的财政压力。这种别有用心的帮助,是以危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其结果到头来也会损害那些颔取综援的人的根本利益,所以我们要认清这些假帮助真危害的本质。

  帮助别人要从根本着手。如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就要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着手,鼓励下岗人员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当前形势对劳动者的要求,重新投入新的劳动市场。帮助别人长出了翅膀,让他们在这个社会中得以生存,这才是真正的帮助。再如要缩小我国东西部的差距,面对这个艰巨任务,过去我们靠的是政府的输血式扶贫,大量向贫困地区送钱送物,这样做不但没有使到当地的贫困现象得以改善,而且还成为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一种负担。有些贫困地区长期地向上伸手,助长了一些人的懒汉思想,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样下去,我们党在“十六大”上提出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所以我们要将过去的输血式扶贫改为造血式扶贫,帮人要帮志,加大对当地人才培养的力度,努力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这样才能达到改善贫穷落后面貌的目的。

  由此可见,帮助别人是一门学问,要做到真正帮助,关键的问题是要帮助别人长出翅膀,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困难,自强自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到帮助也是一种快乐。

帮助别人作文6

  老程家又来客人了,寂然静谧的楼道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楼上楼下、远亲近邻谁都知道,闽西客人又来了。男男女女左一声“程伯伯”右一声“程大娘”,那亲昵劲比亲闺女、亲儿子还粘乎。熟知内情的老朋友都由衷地投来钦佩和崇敬的目光。

  老程叫程振明,退休前是厦门市中级法院正处级审判员、高级法官,今年73岁。个中缘由,还得从头说起。

  前几年老程搬了新家,邻居和同事都不理解,老程家的经济生活以前比较拮据,时常收集亲戚朋友的旧衣服也许有必要。现在一般地说还算过得去,可他还是把自己家和亲戚朋友家收集来的旧衣服、旧鞋子、旧被子,十分认真地洗洗涮涮,挂万国彩旗一般,晾晒一大片,大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遗风。他把旧衣物洗净晾干,仔细折叠,分门别类精心打包,亲自送往上杭或请人托运带去。有的同事说:“老程是地地道道的厦门人,并没有亲戚在上杭呀!”

  是的,从亲缘上讲,老程是没有亲戚在上杭,而从感情上说,那里有比亲戚还亲的乡亲。文革时期,干部下放,老程来到上杭县溪口乡大丰村杨泥坑自然村,整整呆了3年,与当地乡亲结下浓浓的手足情谊。 十几年过去了,老程年事渐高,没法每年往乡下跑。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将衣物托运、邮寄或托来厦打工的农民工带回去,请当年的老房东分送给村里的贫困户。这样的善举在亲戚朋友间渐渐传开,大家不约而同把旧衣物收拢了送到老程家,有些同事知道此事,也纷纷加入捐衣物的行列。老程家成了旧衣物的集散地。

  早些年,程振明的家庭经济上并不宽裕,住房也不宽敞,上有老下有小,曾经是区里著名的四代同堂的“五好家庭”。即使在那样的条件下,每年最少也要送100多件衣服、十几双鞋子。时间长了,从哪年开始也记不清了,20多年没间断,也无法统计到底送了多少件衣物。理不清有多少贫困老人,穿着厦门亲人送来的棉袄熬过冰彻肌骨的倒春寒;有多少清贫的孩子,穿上散发着厦门亲人身体气息的衣服一蹦一跳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一直到现在,每年还要寄2至3次,程振明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令人想起就激动不已的事。

  1998年,老房东的女儿考上福建政法学校。当时一斤谷子四毛多钱,老房东和亲戚们卖尽当年收成的全部谷子送孩子上学。老程听了心里十分难受,他和家人商量后,每月资助这贫困的孩子100元,连续3年让她修完学业。

  “能帮助别人是一种福气。有福气,要珍惜。”这话十分世俗,其实也十分传统、十分高尚。遇上机会做点好事并不难,数十年惦记着做一件好事则难能可贵,那必须有一颗金子般珍贵的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zuowen/zhuren/44014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