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大学生学雷锋倡议书

倡议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雷锋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时无刻不熏陶鼓舞中国人祖祖辈辈的做人法则,深入贯彻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雷锋精神才能在两个百年之际怦然落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学雷锋倡议书,欢迎阅读!

  大学生学雷锋倡议书一

  “向雷锋同志学习”——43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发出了这个号召,从此每年的3月5日,是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从此,每年的三月就成了“学雷锋活动月”。

  “雷锋”,在中国已经不只是一个名字,而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了中华儿女最崇高品质的结晶。我们应把弘扬雷锋精神同新世纪校园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在建设新世纪校园环境的实际工作中,大力弘扬雷锋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弘扬“螺丝钉”精神和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

  希望我们壶滨初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弘扬雷锋精神,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为学校、为家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校团委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一、以集体利益为先、以社会需要为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保护校园环境,不乱丢垃圾,不在教学楼吃零食。

  三、在校园内不吃口香糖,不乱吐痰,主动清理地面和墙壁(珍惜粮食倡议书)的污垢;教师不在公共场所抽烟。

  四、不践踏草坪,不毁坏校园绿化。

  五、主动捡去地上的垃圾,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共同创建一个美丽的校园。

  就“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安排,特做出以下要求:

  1、每个人至少做一件好事;

  2、各支部、中队组织一个主题活动,制定活动月计划;

  3、各支部、中队进行一次学雷锋活动,并做好详细记录(最好能够有照片资料);

  4、活动时间:三月底前结束。

  5、把活动计划、活动详细记录资料在4月初上交团委办公室,届时进行评比。

  大学生学雷锋倡议书二

  20**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一刻起,雷锋精神“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便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富强不懈奋斗。

  为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在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南开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传承精神扬新风

  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广大南开学子要以学习雷锋精神为契机,大力宣传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宣传雷锋式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推进雷锋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们心灵。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扶老助残、帮困解难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把学雷锋活动覆盖到多层面,推动形成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二、丰富内涵促发展

  要大力弘扬南开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广大南开学子应积极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努力促进雷锋精神的丰富与发展。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要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形式载体,建设弘扬雷锋精神的网络平台,不断增强雷锋精神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公能”兼备做栋梁

  “公能”素质教育是南开教育传统的精髓。作为南开学子,我们要在思想上坚定“公之志向,公之操守,公之襟怀”,在能力上增强“能之奉献,能之严谨,能之远大”。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全面提升个人素养,培养“团结之能、学习之能、吃苦之能”,塑造自己的南开精神、南开气质和南开品格。

  四、学习雷锋常态化

  学雷锋、做好事,人人可学、处处可为。南开学子要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努力做到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使学雷锋活动多样化、具体化、生活化、常态化。将能力的拓展和品格的提升相结合,尊师敬长,与人为善,团结协作,亲自躬行,推动学雷锋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同志曾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今日南开学子,明日中流砥柱!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大学生学雷锋倡议书】相关文章:

1.2019年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倡议书

2.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倡议书

3.大学生学雷锋倡议书2019

4.学生学雷锋倡议书

5.学雷锋的倡议书内容

6.学雷锋倡议书

7.学雷锋的倡议书精选

8.2019学雷锋倡议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changyishu/22169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