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海鲜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关于海鲜的调查报告

  吃海鲜为啥过敏

  吃海鲜,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人的时尚享受。无论到哪个城市,都能看到林立的海鲜城。海鲜城成为招待客人最“上档次”的去处。逢年过节,合家团聚,许多人家也是没有海鲜不成席。那么,我们餐桌上的海鲜吃着安全吗?

  不久前,本报编辑部接到一位读者张女士的来电,诉说她的疑惑。张女士说她从近年起,吃海鲜就开始过敏。比如她一吃墨斗鱼就呕吐,已经有6年没敢碰墨斗鱼。以前她最爱吃虾和螃蟹,可几年前,她吃过虾和螃蟹后就经常肚子疼,手还发痒,于是就尽量不沾。可有时朋友聚会,她经不住人热情相劝,吃了虾和蟹,晚上就会折腾一宿,痛苦不堪。于是她痛下决心,从此再不吃海鲜。她问这是怎么回事,是自己成了过敏体质,还是海产品有什么问题?

  据了解,如今像张女士这样吃海产品过敏的人并不是极少数,只不过往往程度不一、表现不一而已。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海产品受到海水污染,其食用安全性问题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海洋污染导致海洋生物畸变

  记者特此采访了一些部门,碰了许多钉子,许多人都不愿说这个话题,不是推来推去,就是打官腔。

  记者找到承担国家《海洋腹足类性畸变现象与有机锡污染生物监测技术》的学科带头人,汕头大学水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黄长江教授,黄先生却没有那么多顾虑,他说:“我国的海洋环境对海产品的污染,已经到了必须正视之时了。”黄教授介绍了这个项目的研究情况:由于海螺是最能富集吸纳海洋污染物质的海产品,世界各国都把海螺性畸变作为研究海洋污染的手段。我国在汕头大学开展的这项研究是中国首次开展海洋生物性畸变研究。在过去的3年中,黄长江教授带领博士生,对我国从大连到勃海所有海湾的18个港口进行调查,采集到的40几个海螺品种中,就有30多个品种产生了性畸变,有的品种的性畸变率竟然达到100%以上。畸变率达90%的疣荔枝螺,雌性长出了发育完全的雄性器官。

  在性畸变的螺类中,包括许多沿海百姓喜爱吃的螺类,如疣荔枝螺。这些螺许多市价很贵,比如东风螺的市价在百元左右。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已经从畸形的牛、青蛙身上,波及到海产品上。雌性海螺生出了发育完全的雄性器官,变成了中性生物,污染再发展下去,海螺这个珍贵的海产品就会绝种。黄长江教授说,海产品污染的原因是由于化学污染物有机锡的污染,而有机锡是船舶的防污涂料。5年的研究后,黄长江教授发现,船舶进出越频繁的港口,水质污染就越严重,海螺性畸变率就越高。研究发现,除海螺外,海洋生物中的贝壳类生物如牡蛎、蛤子等,也都非常容易被污染。黄长江教授说,此次发现的海螺被污染,不过是冰山一角,许多海产品同样也会被污染,只不过没有公之于众的科学证明罢了。

  黄长江教授说,海产品污染与中国百姓的疾病之间肯定有紧密关系,沿海地区如汕头近年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谁能说与喜食海产品没有关系?最后,黄教授说,更可怕的是,海产品的污染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退化。

  此项研究,首次用科学证实了我国近海污染造成海产品污染的严重性。可是当黄长江教授把研究写成论文发表时,有领导却说要“秘密审查后”才能发表。黄长江教授认为,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做这个项目,应当把真实情况公之于众,于是便接受了媒体采访,经过努力,才发了论文。本刊记者当即约黄长江教授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科普文章在本刊发表。

  在国家图书馆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极少有关于海洋污染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也许与对科研成果的行政化管理不无关系。

  但海洋污染对百姓健康的威胁,确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38914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