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查报告(2)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南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其硬件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结合样本分析和实际,南昌的体系建设期间供需结构调整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1.文化要素投入存在短板

  从宏观视角看,“十二五”期间,南昌市文化服务投入总量仍然偏小,文化产业层次也不高,文化服务消费区域竞争力不强。从结构视角看,传统文化服务占据较大比重,智能化服务层级较低,供给结构老化,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整合度不高。从国内视角看,南昌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与全省各地市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和发达地市、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文化建设相比,优势产业也面临激烈的竞争;文化活跃程度、开放程度与一线发达城市相比则存在较大距离,文化辐射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文化融合创新驱动表现失衡

  从创新层面看,南昌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迫切希望提高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水平,消费需求也很旺盛。而公共文化服务则过多惯性依赖政府投资和部门投入,内在创新动力不足。从融合层面看,“互联网+文化”与其他文化载体建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尤其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度不高,服务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带动不足,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从驱动层面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利用科技手段加快构建覆盖广泛、适销对路的服务空间的紧迫感不强,服务主体自身满足智能化服务的需求意识薄弱。

  3.文化服务区域结构形成差异

  从收入方面看,南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依旧明显,城乡收入、行业收入和不同人群收入差距较大;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留守儿童及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缺乏长效综合服务机制和评价体系;从内容方面看,面对大量单向传递的文化服务活动,供给结构升级缓慢,广场舞、大合唱等大同小异的主题演出,难以满足多元化、不同层次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各区域专业人才队伍仍有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效供给存在偏差,直接影响了文化供给不均衡。从质量方面看,不同区域的文化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差异化需求在现实上客观存在,文化供给与市民文化需求不对路,市民不愿参与和不敢消费,直接抑制了居民现实文化消费需求。

  4.市民文化消费存在不利影响因素

  从比较全国2015年调查数据来看,影响南昌市民文化消费指数的三大不利因素:活动形式、策划水平和参与度,与全国影响文化发展水平的文化消费线性水平基本一致。

  5.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短板

  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而社会显现多样化、人文化、个性化的消费新取向;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素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仍处于追求建大场馆、立新标识及传统的“自娱自乐”式发展阶段,远未跟上消费升级需求。

  从内容上,无力实现优质文化资源价值最大化。内容陈旧,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群众的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基层人才知识结构薄弱,导致深层次服务出现供给不足。

  在形式上,文化公益的边际效应正日益递减。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传统单一”式的“大众套餐”,无力满足“订单式”分众文化消费新需求。粗放型文化服务供给饱和,市场和社会组织逐步“兼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公共文化机构主体地位和功能定位面临重新解构。

  在成效上,有效供给的服务框架不协调。忽视复合型人才培养,造成服务成效“虚化”,与群众的实际感受相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3116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