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国公众的文化自信指数调查报告(4)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提升文化自信的几点建议

  弘扬中国文化,坚持不忘初心。从理论来看,文化自信是一种自尊、自豪与信念。从实践来看,文化自信是不忘初心的核心标识。当前形势下弘扬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尤其要做到不忘初心。具体来说,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二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三要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将其作为中国公众终身奋斗的“初心”,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实质与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及文化自信的根本性和重要性。“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建党立国精神和时代创新精神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深厚土壤。文化自信与三大自信相辅相成,一方面文化自信成为了三大自信的基石,另一方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是文化自信的来源。具体来说,坚定道路自信,就是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与内涵;坚定理论自信,就是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与特点;坚定制度自信,就是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与优势。

  解读红色文化,发扬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本次调查发现,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建党立国精神认知与认同得分均明显低于平均分值。在三大文化精神情感认同的量表中,“有机会,我愿意重走长征路”以及“未来十年,会有更多外国人学习中国革命文化的得分最低,说明公众的革命认同与信念感相对缺失。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鼓励阅读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先辈的经典著作,通过阅读深入了解革命思想,结合自身实际透视红色文化,思考革命精神。另一方面,注重红色经典的反思、传承与创新。红色经典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因此,如何丰富红色经典,阐释当代的红色精神是弘扬创新红色文化的关键。

  加强文化建设,满足公众文化需求。首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更加复杂,人民的利益需求更加多元,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既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巨大活力,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冲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更需要弘扬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其次,深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一批高素质理论家,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使公众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本质,自觉认同时代创新精神。最后,确保高水平文化成果产出。访谈中有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的文化产品中存在“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的现象,许多文化作品生命周期短,经不起市场考验。为此,需不断改革文化体制,摒弃文化产业的浮躁,仔细打磨出高质量作品,满足公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

  丰富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际文化竞争力。本次调查发现,在文化自信含义的认同度量表中,相对于“自尊”“自豪”“理性”和“传承”等高认同度,40.1%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自信要“从现实需要出发,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只有27.1%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自信是“放眼世界,在国际竞争中争取影响力”。数据进一步显示,在对外文化心态的量表中,有近30%的公众表现出文化自卑、自负以及封闭等心理倾向。说明中国公众的国际文化交流竞争意识有待提高。为此,首先准确定位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建党立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所形成的独特文化;时代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其次,丰富涵养中国文化。立足于现有的社会实践和高新技术推进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积极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文化发展中注入时代精神。最后,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一方面,通过生动的案例传播中国文化与精神,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明。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产业运作,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资源,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国文化品牌。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327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