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国公众的文化自信指数调查报告(3)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多因素影响公众文化自信水平

  公众心理的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倾向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文化自信水平的高低往往也是多个因素、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受访者对中国历史、理论、领导以及国力的感知,政治面貌、职业、收入和居住地都有可能对自身文化自信水平造成影响。通过将公众文化自信指数与国家发展四维根基认同以及职业、收入等进行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变量间的相关性显著。为进一步探析何种因素在哪些环节与公众文化自信水平的关系更加紧密,哪些因素对文化自信指数的解释力度更大,我们联立相关因素和文化自信指数建立了分析模型,对更详细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中国公众的文化自信指数调查报告

  首先,四维根基认同与文化自信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众的文化自信并非凭空产生,其背后是对民族发展根基的认知。调查数据显示,高度认同我国四维根基的受访者,相对的,其文化自信得分极高(如图2)。如40.82%的受访者完全赞同“中华民族铸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积淀了优秀的文化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历史根基),其传统文化精神自信得分为92.58;38.22%的受访者完全赞同“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理论根基),其时代创新精神自信得分为93.81;38.66%的受访者完全赞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探索,自觉承担文化责任”(领导根基),其建党立国精神自信得分为92.95。38.03%的受访者完全赞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力根基),数据显示,其具备积极的国际文化交流竞争意识。

  其次,受访者的部分人口学变量对文化自信水平有着显著影响。一是中共党员有较强的文化自信水平。根据调查数据结果显示,中共党员的文化自信指数得分最高(80分);群众次之,得分为76.42;再次是共青团员(74.04分);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的得分为68.57。二是有稳定工作的受访者文化自信较高。其中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及职员的文化自信水平得分最高(81.5分);学生和私企职员的文化自信分别得分为76.5和77.6;相应的,长期失业者的文化自信得分最低,为65.25分。三是受访者的月收入与文化自信水平有着复杂的关系。根据数据显示,当月收入超过12000元时,文化自信水平随着收入的增高而递减。进一步分析发现,月收入在8001-12000元以及2001-5000元的受访者,文化自信水平最高,分别为75.75分和76.3分。这两类月收入分别为大、小城市的中等收入阶段,说明中等收入阶层的文化自信水平较高。另外,居住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或县级城市、乡镇村的受访者文化自信水平大致呈现递减趋势。可以认为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越完善、综合经济水平越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水平就越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327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