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报告(3)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进一步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几点建议

  今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X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三年行动纲要,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道路交通建设管理的状况不仅体现城市文明形象,而且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未来10年既是城区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本区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为使交通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政府不仅修建足够的、高标准的道路,还必须运行法律、行政、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人、车、路和环境等因素进行管理和协调,以造成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加快和完善城区道路网络的规划和建设。

  (1)要高标准规划建设市政道路。现有城区内的道路由于受历史价值保护、客观条件限制等因素要拓宽改建有一定难度,但在交运瓶颈之处,一定要下决心,以人为本,打通瓶颈,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在新城区内,一定要提高道路等级、增大路宽,配套绿化,按功能实行机非分离,主要道路交叉口要增设分流车道,疏导交通流量。从规划先导上,保证交通畅通,提高城市文明形象。

  (2)加快建设城区外围快速干道。X城区外围东有外青松公路、南有318国道、北有盈港路,由于缺少西部南北向干道,使外环道路连不成网。今年,区委区府下决心建设漕渝路,漕渝路是规划中西部南北向的主干道,随着汽车站的搬迁启用、漕渝路的加快建设已成当务之急。X城区快速干道网络建成后,一方面过境车辆、特别是大型车辆不必穿越城内以畅通便捷的快速通道通行;另一方面可使城区主要交通道路形成网络,使城区的车辆四面都可出入城区,从根本上减轻城区道路交通压力,还市民一个清静安逸的生活环境。

  2、完善公交集散系统,配建城区公交站点。

  X新汽车站建成启用后,建议重新规划、调整、布置城区内的交通线路和停靠站点。使等车站成为有序管理的公共交通集散地。目前,环线公交线路方案有5条,本着既方便市民出行,又减少城区交通压力的原则,应兼顾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城区内有条件的路口增辟车道或渠化车道,以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二是公交线路设置的站点,必须设置港湾式候车站,方便车辆通行,减少造成后面车辆速度滞缓的现象;三是公交线路站点设置应更为合理,一般以500米左右设置一个站点为宜。四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出行。加快出租车、人力三轮车的候车站、扬招点的建设,在客流密集的车站、宾馆、医院如大型超市以及人流频繁的学校、商店、住宅小区出入口设立规范的候车站点。并尽快建立出租车区级调度中心,开展预约叫车服务。

  3、处理好城区车辆停放疏与堵的关系,努力确保道路交通的良好环境。

  切实解决好城区停车问题对改善城区交通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改善城区交通秩序,解决占路停车的问题,要处理好疏与堵的关系:一是规划建设部门在城区改造时,应为今后车辆增加道路发展留有合理必需的空间,实现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新建改建金融、商业网点时,要优先考虑停车设施,不能将经营性商业行为造成的停车难题推向交通道路消化。三是急需解决目前城区停车难问题,尤其要加快城区中部、南部和西部停车场规划和建设。

  4、强化职责,进一步加大交通管理的力度。

  顺畅的交通环境是人车和谐,各行其道。交通管理部门要扩大管理覆盖面,要从城区主干道逐步向次干道延伸,要做到增加警力与合理安排有机结合,要进一步加大对车辆、行人违章的管理处罚力度,切实承担起职责,严格执法,严格管理。交巡警要坚持做到见违必纠,重者必罚,管教并举。与此同时,城区道路要严格限制货运车辆通行,对部分道路可实行分时段通行,对单向行驶道路要加强执法管理,确保车辆正常有序通行。

  5、规范车辆停放,发挥停车场所的功能。

  要加强对各种车辆的日常管理,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要实行分类停放,有效改变废旧车辆锁在人行道护栏、绿化树杆上的乱停现象。市政建设部门在城区内人行道上要适当增加上下辅口,方便市民车辆的有序停放。除此以外,还要对已建成的停车场所加强管理,发挥其功能,对有条件的地段和路口合理设置停车场(点),实行智能化管理,有效改变车辆占道、占路停放行为,逐步取消城区临时占路停车点,规范交通秩序,从而提高城区整体管理水平。

  6、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交通素质。

  市民交通行为的文明程度也反映出城市文明程度。没有社会公众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理解、支持、参与和监督,城市交通就缺少了群众基础。因此,建立全民交通安全教育体系。要根据驾驶员、乘客、行人、中小学生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与培训,以适应城区机动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宣传,使有关城市交通管理的理念和知识能受教于家庭、学校,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管理城市交通的主体意识和实际能力。要切实加强交通法规条例的宣传教育,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引导市民树立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行走的良好习惯。要将交通法规宣传纳入全民普法系列教育,有侧重地加强对交通参与者法制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促使社会公众形成良好的现代交通意识,树立交通法制意识、交通文明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要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活动,通过深入、持久的整治,改变市民参与交通的不文明行为,使城区的交通秩序有明显改善。

  7、加强体制创新,确保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城区道路交通管理机制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建立条块协作、相互协调的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体制创新要立足于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联系的网络管理机制,形成既有分工,又有综合协调分层分类管理模式。所以,必须有一个统一、健全而且稳定的组织机构。这个机构由政府牵头,配合交通、运输、规划、城建、公安、市政、房地、环保等部门组建。根据目前政府机构设置的具体情况和交通管理发展的要求,建议设立城区交通发展管理委员会,建立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列席会议制度,负责城区道路交通发展的宏观规划管理,对城区道路规划、建设、管理、运输规划、交通安全等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即在现有基础上理顺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关系,要将城市交通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考虑,进一步研究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机构改革和管理权限,探索建立统一、高效、有序、协调的体制和机制。

  8、推进市场运作,拓宽城区道路交通发展思路。

  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城区道路交通管理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要求,要发挥市场体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水平,道路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就要坚持走市场化与专业化的道路。如组建道路基础建设、养护、运营方面的专业化管理公司。此外,还应注意到,城市交通建设管理需要得到充分的资金保障并拓宽来源。以政府为主体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换取交通设施建设资金、依据国家政策收取道路设施使用费,征收交通影响费,甚至包括接受社会捐助、企业捐助和市民捐助等等。特别是对于静态交通设施建设缺乏等制约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问题的解决,更应该得到优先考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4169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