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残疾青少年发展状况与需求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残疾青少年发展状况与需求”课题组与中残联研究室合作对7-35岁残疾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由调查员以入户调查或其他形式对残疾青少年逐一面访,当场填答并回收问卷,在全国6个省18个(地)市发放问卷4570份,回收有效问卷453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9%。此外,课题组通过座谈、访谈和实际走访残疾人工作部门、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方式,在10个(地)市进行了实地调研。专门针对这一年龄段残疾青少年进行如此规模与范围的调查,在我国尚属首次。课题报告《7至35岁残疾青少年发展状况与需求研究报告》从教育、康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救助扶持、生活与休闲娱乐等五个维度对残疾青少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对如何做好残疾青少年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就业创业、康复教育等是残疾青少年的五大核心需求

  本次调查发现,除了福利性的经济资助外,残疾青少年的五大核心需求分别是:就业创业(29.0%)、康复治疗和服务(28.1%)、学习指导(17.5%)、生活照料(8.3%)、心理辅导(7.3%)。分年龄段来看:7-15岁年龄段的需求集中在康复训练和服务(36.1%)、学习指导(31.9%)、生活照料(8.9%)、心理辅导(8.0%),就业创业需求很少(6.6%);而16-35岁群体,就业创业方面的需求极为强烈(39.9%),其次为康复治疗与培训(24.2%),第三为学习指导需求(10.6%),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第四为生活照料(8.0%),第五为心理辅导(7.0%)。

  二、正确认识特殊教育,提高就读比例

  课题组调查表明,残疾青少年的总体失学率较高,73%的人上过学或正在上学,从未上学的比例达到了27%。其中,智力水平和残疾程度是影响残疾青少年上学的最大因素。因此,残疾青少年的失学状况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智力和多重残疾青少年从未上学的比例较高;二是残疾等级越高,从未上学的比例越高。

  残疾青少年主要就读于普通学校普通班,接受特殊教育的总体比例较低:有受教育的残疾青少年中,73.3%的人在普通学校普通班随班就学,21.4%的人在特殊教育学校读书,3.3%的人在普通学校特殊班读书,2.0%的人自学或者参加自学考试。当然,从时间上来看,残疾青少年接受特殊教育的比例在逐渐提高:31-35岁的占11.2%,26-30岁占17.4%,21-25岁的占22.0%,16-20岁的占30.3%,7-15岁的占38.3%。受特殊教育资源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城镇残疾青少年(28.1%)比农村残疾青少年(22.0%)接受特殊教育的比例高。肢体残疾青少年由于在其他方面不存在什么问题,一般都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但是,适合接受特殊教育的听力、言语、视力、智力等残疾类型的青少年接受特殊教育的比例也较低。之所以如此,既有特殊教育资源不足、离残疾青少年家庭较远不易获得等因素,也与部分父母误以为残疾青少年就读于普通学校能更好地融入到正常孩子中去,从而把更适合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送入普通学校等不正确的认知有关。

  事实上,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青少年,往往学习效果并不好。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校长默许他们不用参加评估与考核,有些老师对他们也是完全放弃,而这些残疾青少年的成绩普遍都很差。专门针对残疾青少年的特殊教育学校实行小班制,并且有专门的特殊教育老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残疾类别进行教学,适合接受特殊教育(在特残学校或普通学校特殊班接受教育)的残疾青少年接受特殊教育更有利于他们的教育和发展。

  由于残疾青少年无法适应适合于正常人的普通学校,他们往往在读完小学或初中后就无法继续学业了。残疾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高中以及大专以上所占比例较低,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占43.3%,初中占34.6%,高中占12.1%,大专以上占10.0%,小学和初中的累积比例为77.9%。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734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