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2016年亮点工作汇报(3)

工作汇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坚持从学前抓起、从教师抓起,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近年来,自治区始终坚持把“双语”教学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各地不断加大汉语授课力度,积极推广中小学“双语”授课,大力推进民汉合校。目前,全区民汉合设学校已由2000年的461所,增长到20xx年的787所,增长了1.7倍。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相继出台后,全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xx年中小学“双语”班达到5247个,学生数达到15.5万人,中小学阶段进入汉语学校(班)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17.7万人。自治区 “双语”教学工作呈现出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位推动、各级党政重视支持、师生员工广泛参与、人民群众积极拥护的良好局面,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农村学前“双语”教育顺利启动。按照以点带面、分区推进、分步实施、全面推开的原则,自治区组织召开了学前“双语”教育工作部署会议,指导各地、州、市制定20xx年至2010年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实施方案;编写、印发学前“双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和教材,开展教学指导和教师培训。20xx年9月,自治区落实拨付学前“双语”教育经费2244.68万元,5.19万名学前幼儿享受伙食补助和免费“双语”读本,1296名学前“双语”教师享受工资补助,年底又追加965万元用于新增南疆三地州幼儿的伙食补助。南北疆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已全面推开,效果良好。

  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步伐。我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汉、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呈现分散、点多、规模小等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上新台阶,但与汉族教育相比,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学校规模小,教师素质不高。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让少数民族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我区提出的“民汉合校”模式,为此提供了保障。为了营造民汉学生相互交流的学习环境,我区各地大力调整校点布局力度,推进民汉合校。民汉合校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民汉学生在一所学校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民汉教师同处一室,共同学习,共同备课,共同探讨教研教改,各民族教师相互学习语言,对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相互切磋,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相互交流。和静县民汉合校后,民汉教师们便共同举办教研教改和素质教育讲座,学习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共同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民汉教师相互传递各种教学信息,相互翻译好的教学经验。各族教师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极大地提高了民汉教师的综合素质。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编了四句顺口溜:“民汉合校就是好,学校到处新面貌。各族兄妹一家人,推着教育朝前跑。”他们还由衷地说:“我们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放心啊!”民汉合校后,不仅有利于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政策的贯彻与落实,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如今,“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民汉合校后的师生心中。各族学生同享党的阳光雨露的哺育,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在各族学生稚嫩、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割不断的亲情和友情。

  加强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指导。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人员深入南北疆农牧区小学进行农牧区汉语双语教学调研,并对一线教师进行汉语新课程培训,组织对汉语课程标准(草案)进行修改,举办《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培训班,培训汉语教研员和中小学汉语骨干教师;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组织拟订了中小学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计划草案;对中小学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计划,双语教学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参加中考、会考、高考的办法及相关照顾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具体措施;与自治区广电局、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语委会共同举办“校信通”杯全区首届少数民族少儿双语口语大赛,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少儿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多渠道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尤其是“双语”教师“一缺二低”的突出问题,自治区采取了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与拓宽中小学教师补充渠道相结合的措施。20xx年,开始实施《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方案》和《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成为培养我区高素质“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自治区已安排6307人参加“双语”教师培训,极大地促进了在职少数民族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区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支教的教师共有2856人。20xx年底,自治区专项下达2516名临时编制,用于因“双语”培训而产生的教师缺额问题;20xx年通过启动“人才储备编制计划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了1024名特设岗位教师到农村任教。推行了高校学生赴基层学校实习支教制度。加强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稳步上升,教师队伍的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做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的招生与管理工作。内高班、内初班扩招工作进展顺利,分别招生3990人、5000人;继续严格执行“五个公示”,全面实行内高班网上阅卷;严格选派90名内派管理教师赴内地工作;组织开展内高班家长赴内地考察和返疆宣讲活动以及学生暑期返疆宣讲活动;落实内初班经常性费用和教职工编制;制定内初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内初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协助教育部做好内高班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录取率达91.96%。认真实施《20xx年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落实招生计划2145人,内地招生高校达到122所;协助教育部完成了首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新疆生源的选拔录取工作,我区录取硕士生102人,在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名列首位。内初班工作受到中央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王乐泉书记分别到内初班办班学校视察工作。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huibao/4373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