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2)

工作简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二: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

  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大会发言材料

  守护文化根脉厚培文明乡风

  (安徽省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爱军)

  抓好“个十百千万”实现“三个美起来”

  (重庆市永川区区委书记熊雪 )

  坚持“四主”推进“四化”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三个美起来”

  (山东省胶州市市委书记孙永红)

  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

  (湖南省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市委书记曹立军)

  立足瑶乡实际建设美丽乡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邓晓强)

  文明之花绽苍洱和谐之风溢名邦

  (云南省大理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志宏)

  守护文化根脉厚培文明乡风

  安徽省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爱军

  安庆历史文化厚重、名士乡贤众多,涵育了千年古城“崇文尚德”的文化根脉,培育了百年省会“务实创新”的精神风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以传统文化为底色,以古今乡贤为榜样,以文化乐园为阵地,移风易俗倡文明、破除陋习树新风,让田野乡村劲吹文明风。

  一、黄梅戏曲“唱”文明。充分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黄梅戏,让群众在黄梅乡音里受到熏陶、感悟文明。一方面在复排古剧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元素。对《天仙配》等经典剧目改编复排,逐步融入自由、平等、文明、和谐等理念,展现文艺作品的教育功能和时代担当。近五年先后复排30余部大型黄梅戏和黄梅戏小戏,保证每村每年至少演出1场以上正规大戏。另一方面在创排新剧中展现核心价值观要求。突破传统黄梅戏的题材局限,创排了契合时代要求的大型黄梅戏《大清名相》《不越雷池》,以古鉴今、以史资政,既传承了清白传家的家风家教,又传扬了清正廉洁的担责担当,深受干部群众欢迎喜爱。目前两部大剧作为安徽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正在全省巡演。

  二、古今乡贤“传”文明。乡贤根植乡土,引领乡风、影响乡民。一是把乡贤“请出来”。成立四级乡贤组织,挖掘“古土”乡贤,传颂“古圣贤”典故;寻找“在土”乡贤,讲好“新乡贤”故事;请回“离土”乡贤,引导他们返哺桑梓。二是把乡贤“展出来”。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在县城设立“乡贤文化展示厅”、在乡镇设立“乡贤文化广场”、在乡村设立“乡贤文化长廊”、在学校设立“乡贤文化墙”等,把“乡贤故事”印在墙上、刻在心上。三是把乡贤“传开来”。组织开展乡贤文化“四进”活动:进厅堂,突出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涵养重德家风;进课堂,突出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培育崇文学风;进讲堂,突出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导清明政风;进礼堂,突出广大群众这个最大公约数,淳化质朴民风,切实让乡贤文化润泽乡间邻里。

  三、文化乐园“植”文明。抓住创建国家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机遇,把乡村文化阵地打造成文明高地。一是从建成到建好。实施达标升级工程,在确保基本文化设施达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为主体的农民文化乐园试点,目前全市建成90个、在建67个,达到“建成一个乐园、传承一方文化、幸福一批群众”的目标。二是从管理到管好。建立健全文化设施“建管用”机制,落实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配备基本工作人员,让“建起来”的文化乐园“转起来”;500多名文化辅导员和7200多名文化志愿者参与管理和服务,让农民群众“乐起来”。三是从用足到用好。深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把群众“请进门”服务;每年开展“送戏进万村”等公共文化活动5万多场次、服务群众1000多万人次,把文化“送上门”服务;公共图书从县馆到农家书屋通借通还,把图书“敞开门”服务,农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极大增强。

  四、先进典型“树”文明。围绕打造“好人安庆”,用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引领文明乡风。一是广范围“评”。道德模范、乡村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就在百姓身边,1000多个市级以上典型人物分布在村居巷里,群众学有典范、做有标尺。二是全方位“赞”。在全市1000多个乡村设立善行义举榜,组织典型人物到农村开展巡讲,放大先进典型社会效应。成功承办2015年6月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建成了免费开放的安庆好人馆,年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三是多途径“帮”。出台《安庆市道德模范和好人帮扶办法》,在就业就学、养老医疗等方面优抚先进典型,在保障房分配中优先考虑,对生活困难的好人模范开展结对帮扶,大力倡导“德者有得”的鲜明价值导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anbao/4393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