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乡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简报一:

  近日,德江县在政协五楼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动员暨业务培训会,传达省、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动员会议精神,全面启动和部署该县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的新变化,是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区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的文件精神,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德江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采取“五举措”全面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一是充分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德江县认真学习关于《全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通知》等相关文件,切实把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实施。为了更进一步搞好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提高普查数据质量,确保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根据德江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德江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业务指导组,下分7个小组。指导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目的是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及时解决对普查准备、普查布置及培训、普查实施、数据处理各阶段进展情况的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乡镇农技中心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村官、三支等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普查任务。本次普查恰逢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全、做准、做实本次普查非常必要、意义重大。

  二是广泛宣传,提高普查质量。德江县按照“全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村村通”、电视、德江政府门户网等媒体,结合宣传动员会、宣传栏、横幅标语、和宣传车等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相关要求以及宣传往年普查工作中所涌现出的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不断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确保普查内容既有质又有量。本周业务培训会上,德江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人员分别对普查小区划分、普查方案、农户摸底表、农业经营单位摸底表等普查指标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详细讲解和操作培训,真正做到让本次普查有关政策和具体举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社会营造积极配合普查的良好氛围。

  三是协调配合,坚持依法普查。德江“县、镇、村”三级普查领导组充分发挥作用,做好人员选调和业务培训工作,具体抓好全县普查统筹和日常事务。本次调查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将全面运用“PDA”、遥感、联网直报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普查的组织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县所有普查人员坚持依法普查,如实填报普查表格,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提供普查资料,不得迟报、拒报或者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对普查所获取的普查对象个人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严格的保密义务;好普查资料管理、开发和共享,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精心部署,确保经费到位。德江县按照“厉行节约、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的原则,做好“三个保障”,即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切实做好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把县财政拨给县里普查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在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进行实报实销,确保每一笔普查经费落到实处,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德江县未雨绸缪,在筹备预算时,充分考虑物价上涨、单位数量增加、普查难度加大、普查员补贴等因素,合理上报普查经费。厉行节约,专款专用,每用一笔钱都列出清单,保证公开、公示、透明,阳光办公,廉政办公。确保把经费用在实处,提高普查经费使用效率。

  五是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德江县印发了《德江县政府公室关于做好德江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和《德江县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了县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业务指导组、乡镇(街道)农业普查办公室和各村(社区)农业普查工作组在不同阶段中的职责和具体任务,协调全县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助做好全县农普工作。本次调查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各部门务必密切配合,注重“耕地面积”和“产品产量”两项指标;做好普查与涉农企业相结合,普查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普查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普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各部门通力配合,凝聚合力,结合涉农企业、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工作有效开展,组织部、财政局、人社局要落实好组织、经费、人员保障,要通过普查工作,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德江县全面小康工作的推进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全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此次普查是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普查范围涉及德江全县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44个村(居)委会、11万农户。普查内容包括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anbao/930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