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通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全文

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通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全文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制定了《通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下面是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通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建成区、旗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的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活动。

  第三条 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旗县级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市人民政府的规定,负责相关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协助旗县级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治理和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财政、环境保护、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监督、水务、民族宗教和工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工作。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等职权,除本条例有特别规定的外,由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实施);实行综合行政执法的区域,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施。

  第四条 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执法巡查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投诉举报受理制度、案件移送和办理情况反馈制度、执法责任制度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条 市、旗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管理。

  第六条 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文化、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等部门以及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经营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新闻媒体应当安排市容和环境卫生方面的公益性宣传内容。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爱护市容和环境卫生设施。对违反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损害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可以向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运用现代通讯工具,搭建网络沟通平台。

  第二章 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

  第八条 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合理划定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确定责任人并签订责任书。

  第九条 责任区和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城市道路及两侧空地、公共广场、公共绿地、公(游)园、公共厕所、果皮箱、垃圾转运站、垃圾焚烧场、垃圾处理场及其他市政公共设施的保洁、维护,由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管理单位负责;化粪池由产权单位负责,产权不清的,由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居民居住区,实行物业管理的,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未实行物业管理的,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

  (三)铁路、公路及其管理范围,机场、车站、旅游景区、文化、体育等公共场所,展览展销场所、商场、超市、宾馆、停车场、便民市场、店铺、个体摊点等经营场所由管理单位或者经营者负责;景观河道、沟渠等水域及岸线,由管理单位负责;

  (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区域,由本单位负责;

  (五)建设工地由施工单位负责,尚未施工的或者施工单位已经移交的由建设单位负责,待建用地由产权单位负责;

  (六)报刊(信息)亭、电话亭、户外广告、邮政信箱、箱式变电间、通信交接箱、检查井(箱)盖等设施和空中架设的管(缆)线,由产权或者管理单位负责。

  责任区或者责任人不明确的,由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确定;跨行政区域责任不明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责任区和责任人确定后,应当书面告知责任人。

  第十条 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保持责任区内市容整洁;

  (二)保持责任区内环境卫生整洁,无暴露垃圾、粪便、污水,无污迹、渣土;

  (三)遇有降雪、结冰、积水,及时清除;

  (四)按规定设置环境卫生设施,保持整洁、完好;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市容环境卫生工作。

  违反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章 建(构)筑物、道路及两侧容貌管理

  第十一条 临街建(构)筑物容貌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符合城市容貌标准要求;

  (二)定期对建(构)筑物的外立面进行清洗、修饰,对破损、污损的外立面及时进行整修;

  (三)阳台外、窗外、屋顶、平台、外走廊,不得堆放或者吊挂有碍市容、危及安全的物品;外立面安装窗栏、遮阳(雨)篷等设施应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保持安全、整洁、完好;

  (四)新建建(构)筑物外墙的空调外机应当按照规划设计指定的位置安装,不得随意变更位置和破坏建(构)筑物外立面。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清理拆除;逾期不改正或者不清理拆除的,依法清理拆除,并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十二条 设置的架空管(缆)线应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上空不得新建架空管(缆)线设施;对现有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的,应当逐步改造入地或者采取隐蔽措施。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造入地或者采取隐蔽措施;逾期不改造入地或者不采取隐蔽措施的,依法清理拆除,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三条 建(构)筑物临街一侧,需要设置隔离设施的,应当采用透景或者半透景的围墙、栅栏、绿篱、花坛(池)、草坪等形式作为分界。

  闲置用地或者待建用地临街一侧应当设置围墙、围挡,外观应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违反本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拆除;逾期不改正或者不拆除的,依法清理拆除,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十四条 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容貌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道路路面平坦、完好,路缘石整齐、无缺损,无障碍设施应畅通、完好;

  (二)交通护栏、隔离墩、交通指示牌、防护墙、照明、排水等设施保持整洁、完好;

  (三)道路上设置的检查井(箱)盖、雨箅等保持齐全、完好、正位;

  (四)报刊(信息)亭、电话亭、候车亭、邮政信箱、箱式变电间等设施和建筑小品、雕塑等建筑景观保持整洁、完好。

  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污损、缺失、移位的,其产权或者管理维护单位应当及时清洗、修复、补齐、归位。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挖掘城市道路。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五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得挖掘;因工程建设确需挖掘的,应当经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挖掘道路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竣工后,应当及时拆除临时设施并清理现场。

  违反本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道路及两侧、广场、地下通道等公共场地堆放物料,搭建建(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因工程建设等情形需要临时堆放物料,搭建临时建(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搭建的临时建(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应当保持整洁,不得遮盖路标、街牌。

  经依法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举办展览、促销、文化、体育、庆典、公益及商业等活动的,应当临时设置环境卫生设施,保持周围市容环境卫生整洁;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清除设置的设施。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拆除或者采取补救措施;逾期不清理、不拆除或者不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法清理拆除,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三款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城市道路及两侧、桥梁、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广场等公共场所从事设摊经营、兜售物品、劳务交易、派发广告等活动。

  市、旗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指定区域和时间摆摊设点。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逾期不清理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沿街和广场周边的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超出门、窗进行店外经营、作业或者展示商品的;

  (二)擅自在店外堆放、吊挂、晾晒有碍市容观瞻的物品的;

  (三)擅自在城市道路路缘设置接坡的;

  (四)擅自在城市道路及两侧设置排油烟口或者违反规定擅自设置排水口的。

  违反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违反前款第(三)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清理拆除,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前款第(四)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清理拆除,并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九条 城市道路上的树木、绿篱、花坛(池)、草坪以及公共绿地等应当保持整洁、美观;树木、花草枯死、残缺的,管理维护单位应当及时更新、补植、维护。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施工现场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围挡、警示标志和临时环境卫生设施,施工围挡不得占用道路和绿地;

  (二)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路面应当进行硬化处理;

  (三)施工现场应当设置车辆清洗设施,车身、车轮经清洗干净后,方可驶离工地;

  (四)施工期间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尘土飞扬、污水流溢,产生的污水应当按有关规定排放;

  (五)经批准占用道路堆放建筑材料的,应当按照批准范围堆放整齐,占用期满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

  (六)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应当堆放整齐,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七)渣土和废弃物应当及时清运;

  (八)在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当有旗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违反前款第(一)项至第(七)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前款第(八)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市、旗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容貌标准和城市道路功能,确定禁止、限制、允许设置便民市场的街区范围、经营范围。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便民市场的管理标准。

  第二十二条 便民市场管理者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入、撤市,并根据经营种类合理施划经营者的经营区域。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立即改正;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便民市场管理者应当及时清除撤市后产生的垃圾。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便民市场中的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的入、撤市时间和施划位置经营。

  违反前款规定的,市场管理者应当及时进行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及时向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不改正的,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303898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