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电影产业促进法》焦点问答

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电影产业促进法》焦点问答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下称“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

  张会军曾多次牵头发起制定电影法的提案。他认为,“电影产业促进法”是针对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现状及突出现象加以规范的努力,如何保证电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是立法的初衷。

  一切都需要法律进行规范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现在偷瞒票房的现象比较严重,“电影产业促进法”如何规范?

  张会军:我认为法律可以制定得非常严格,要达到没有人敢做的程度。干了这种事就是犯法,犯法就要严罚,甚至倾家荡产。

  现在电影行业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规范。还有一些艺人沾染黄赌毒,这也要在实践中加以规范,但如何执行还要根据实践中不同的情况。比如拍戏时没犯事,戏拍完犯事了,那片子还能不能上映?这都要在司法框架中下定论。我的建议是咨询产业一线的实践者与法律专家,要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现在在电影制片过程中,还没有规范的合同范本,现行的合同中有好多是霸王条款。有的是资方强势,有的是大牌演员强势,有各种各样的强势。电影界还有拖欠工资现象,甚至比拖欠农民工工资还要严重。现状需要规范,以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保护电影版权也是本次立法的重点,现在新上映电影仍然能在网上找到盗版。

  张会军:法律上应该规定,发现盗版就可以让盗版者倾家荡产。电影在电影院放完了,要在别的地方放映也必须支付版权费。现在图书、音乐的.版权保护做得很不错,电影也应该可以做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电影产业促进法”对现行电影行业进行规范是一件好事。你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吗?

  张会军:电影学院已组织力量研究美国、欧洲的电影法。要借鉴国外现成的东西,再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制定出实施细则,这样我觉得“电影产业促进法”才能落地。

  美国的电影法事实上很严格。一个摄制组要用演员,要跟演员工会签合同,跟演员签,还要跟经纪公司签,三险一金、保险、违约责任这些都很规范。

  市场的扩大可以容纳各种电影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有些“第六代”导演是通过参加国外电影节获奖成名的,按照“电影产业促进法”的规定,以后是不是只有获得“龙标”(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才能送到国外电影节参展?

  张会军:电影的“龙标”跟书刊刊号是一个道理,出版必须要有刊号,上映、参展必须要有“龙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电影市场发展很好,艺术电影也可以在院线放映,虽然票房不是很高。随着市场扩大,艺术性强的电影可否容下?

  张会军:容下了。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电影是商品,同时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属性,蕴含着价值观,人们对一部分商业电影的价值观也有一些批评。

  张会军:任何文艺作品,都有意识形态属性。图书、网络也有。只是在电影上表现很突出。现在有些商业电影什么时髦弄什么,什么都不顾这是不对的。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商业电影是提供娱乐、让人高兴的,作为娱乐也不一定有特别高尚的价值观。但电影总是要有道德底线的。

  张会军:我觉得这是行业如何自律的问题。最近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世界著名电影院校校长论坛,全世界的电影学院院长来了四五十位。依据大家的经验,校长们认为还是要靠行业协会来自律。如果导演老拍下三烂的东西,协会就禁止你拍电影。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这一次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有何意义?

  张会军:“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以后,很多学生、家长,会以现身说法提出建议,这会丰富法律制定的视野。

  这次通过网络向社会征求意见,是让公众了解,法律不是一些人的个人意志,而是体现大家和社会的公众意志。

  多开一些特色影院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你对该法对艺术影院的支持有何评价?

  张会军:只是点到了,但还未涉及具体有力的措施。

  我觉得这是下一步要细化的,开一个小电影厅,要制定技术标准、不能少于多少个座位等,我们再给你补贴,那就有人开这种影院了。

  建议在促进法下面先弄一个暂行办法,试行一段,再提请人大修订。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现行奖励政策是对艺术性电影中票房高的给予奖励,其实赚钱何必再去奖励?

  张会军:艺术片如果票房好说明市场已做出回馈,这样的话应该奖给影院,让影院愿意留出更多的空间来放映艺术电影。艺术影院有文化传承功能,对青少年、社会都有正能量。有人咬牙坚持,所以应该奖励。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银幕数在不断增长,两三年内或将超过5万块,我有一个疑问,电影观众现在普遍年轻,如何让成熟的观众回到影院?

  张会军:要多开一些特色影院,我们不能只要一种影院。在香港就有20几个座位的小厅,很便宜,放映老人愿意看的老电影,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影院。有人愿意看,但票房不要期望太高。

  还有现在的高等院校有影视专业、文学专业,电影史上有名的片子这些专业的学生也愿意看,但是国内没有地方看,以后老电影的版权要可以买到,这样就可以满足这一部分观众。

  我还曾提出建立通宵影院,通宵电影可以在网上点映。一晚上可以看4到5部电影,这也可以吸引一大群观众。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片源方面,艺术影院难解决吗?

  张会军:这个事情好解决。只要国内有需求,相关机构可以提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片子密钥,就在特定影院里放,放一场双方可以分账。北京光有电影资料馆是不够的,北京这么大,跑也跑不过来,资料馆的放映空间也有限。

  以后电影资料馆可以再拉几家影院成立联盟,把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从头开始放。这是有市场的,现在中国不缺资金,但没有人做这件事。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艺术电影也可以在网上放映,建立网上艺术影院。

  张会军:网上也可以,现在网络的输出终端已经达到68寸,将来技术问题解决了,可以弄一些大银幕,甚至6米×9米的银幕,坐二三十人很享受,还可以有社会交往,可以和人聊天,这对年轻人是个诱惑。

【《电影产业促进法》焦点问答】相关文章:

1.《电影产业促进法》今起实施

2.电影产业促进法六大亮点

3.《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 启动初审

4.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通过初审

5.《电影产业促进法》五大亮点

6.2016电影促进法有利于简化电影行政审批

7.《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通过

8.《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问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30976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