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地质实习报告

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四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实习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质实习报告 篇1

  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地质实习报告 篇2

  引言

  地理位置;所属行政区划;实习时间;学习了哪些地质工作方法。

一、地理与经济概况

  1.地势:叙述本区的地形大势,地形、地势分布规律。属何地理区,何山系或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区的一部分。指出区域的高差,有哪些最高点等。

  2.水系:描述区内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的流向、流量、河床宽窄等。

  3.气候:应根据文献资料或亲身经历,简单介绍区内的气温、降水的最高、最低和平均值。

  4.交通:主要交通线及交通工具等。

  5.经济概况:工农业的一般概况;城镇、村落的分布;居民、人口和劳动力等情况。

  在撰写时,除野外调查外,主要是根据地形图及其有关资料进行编写,文字力求简练。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地层与岩性是地质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部分主要说明实习区域的主要存在的地层;各地层的岩性(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组成矿物和岩石在区域内的厚度、出露地点及分布等);区域的地层层序;地层的接触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本部分的写法是:

  先写一个 引子 ,概要说明本区由哪些岩石构成,使读者对本区有一个一般性的概念。

  引子 之后,按地层自老而新的顺序分段进行描述。分段描述时,每段都要有一个小标题。如:

  太古界

  元古界

  古生界

  中生界

  新生界

  在描述具体岩性时,要先写分布情况。然后再写出岩石的性质、厚度及其地层的接触关系。

三、构造

  本部分主要是根据岩层的产状情况,写岩层受到何种地质作用的破坏,形成何种地质构造等。

  本部分的写法是:

  开始先写区域内地质构造的一般情况,如:本区构造复杂与否;本区所属的构造部位;区域内有哪些较大的构造;构造线的方向如何等。总的构造轮廓描述之后,即可分褶皱和断裂两大部分分别进行描述。

  即:

  (一)褶皱构造

  (二)断裂构造

  1. 主要的断层

  2. 节理

  总之,在编写这部分报告时,应根据野外观察到的实际内容描述。描述时,对于每一个褶皱或断裂都要描述其具体位置、方向、长度和产状。然后,再说明其它特征等。

  四、地貌形态

  (一)主要地貌类型

  在野外实习期间所见到的主要地貌类型,如:中山、低山和丘陵;河谷地貌;洪积扇、洪积裙等。描述这些地貌类型的形态、分布规律等。

  (二)岩性与地貌的关系

  各种岩性对地貌的影响等。

  (三)构造与地貌的关系

  各种地质构造对地貌类型、地幔分布规律的影响等。

  五、土壤、植被和水文状况

  六、区域地质和自然地理环境发展历史

  根据在野外考察所观察到的各个地层的岩性、各种地质构造来分析本区域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状况、所发生的主要构造变动等。例如:

  1.太古代

  2.元古代

  根据元古界震旦系的石英岩及石英岩层面上的波痕、泥裂等构造分析在太古代震旦纪时,本区滨海、浅海环境,海水时进时褪。又根据在太古界片麻岩和元古界石英岩之间,有大量的底砾岩存在,分析出在太古代和元古代之间本区曾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

  3.古生代

  结束语

  在结束语部分,可以写实习收获,以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地质实习报告 篇3

  地质学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时间:

  一、序言

  1、实习时间:xxxx、实习地点:

  年10月21-23日

  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10月22日)

  碓石口-碓臼峪(10月23日) 中国地质博物馆(10月25日)

  3、自然地理概况: (1)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

  沿途有石灰岩山地、花岗岩山地、火山沉积盆地、白河峡谷等地貌类型。 可看到石灰岩层面构造、单斜构造、穹窿构造以及硅化木的形成环境

  。

  (2)碓石口-碓臼峪

  该区域有很多震旦系硅质灰岩、石英砂岩,太古片麻岩,燕山期花岗岩。能看到不同时代岩层的接触关系以及燕山复背斜南翼单斜构造。

  4.实习仪器及调查方法:

  (1)实习仪器: 地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卷尺、标本袋、照相机、地形图、记录本、铅笔等 (2)调查方法:

  A、岩性和构造的观察方法

  选择地质露头作为观测点:自然露头和人工露头 a岩性观察内容 沉积岩-

  颜色:注意区别继承色、原生色和次生色 矿物成分:继承矿物、粘土矿物和化学沉积的矿物 结构:碎屑结构

  构造:层理、波痕、结核、化石 岩浆岩-

  矿物成分: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 结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态 构造:气孔、杏仁、流纹等 变质岩-

  矿物成分:特有矿物 结构: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 构造:片理、片麻、千枚构造 b.构造观察内容

  层理构造:注意区分层面和节理面 褶皱构造:观察褶曲类型 断裂构造:断层和节理 B、地质露头的测量方法 产状的测量注意事项:

  a.查明所测的层面是岩层上层面还是下层面,二者倾向差180度

  b.所测层面应能代表整个岩层的产状

  c.测量倾角时,一定要测量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

  C.松散沉积物的调查方法

  观测内容:沉积物厚度、产状、颜色、结构和构造特征等 第四纪沉积物鉴别标志见附表 D.野外记录的内容

  记录形式:文字记录、图上记录、图形记录和照相记录 记录内容:观测日期、天气状况、当日路线起止地点,各点观测记录

  各点观测记录:顺序编号、地形图上坐标、方位、露头或剖面的性质、岩性、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地貌调查的主要内容等. 5.基础资料:

  附表1 第四纪沉积物鉴别标志

  附表2 岩浆岩和沉积岩的分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gongzuojihua/404001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