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模板(7)

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建筑工程方案

  (1)结构设计

  本工程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现浇楼盖。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2)基础设计

  地基基础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

  本工程基础类型考虑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型基础。项目场地可作为桩基础持力层的土层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确定。框架结构柱基根据地基处理的要求进行打桩后,一般均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考虑,围护结构墙下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梁。砖混结构按地基处理后可采用混凝土条形砖基础,个别次要建筑尽量利用浅层地基强度。

  (3)围护结构和内外装修

  根据该建筑特性,外墙体一般采用多孔砖,内墙采用当地轻型砌体。外墙装饰为马赛客,内墙装修材料为瓷砖和涂料。

  屋面防水用目前建设部批准和颁布的新型技术成熟的防水卷材,隔热层为当地惯用材料。建筑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或不锈钢门窗。

  4.3.3运动场所设计

  本工程运动场所主要分跑道、篮球场、排球场,各场地具体规格及特征详见表4-1。

  表4-1 各运动场地规格及特征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面层结构 数量(个) 备注

  1 跑道 250m环形跑道 塑胶 1 6分道

  2 篮球场 35m×20m 塑胶 4

  3 排球场 22m×15m 塑胶 1

  4.3.4主要建筑物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教学楼二期、食堂、风雨操场、门卫、配电房等,总建筑面积8670m2。

  表4-2 项目主要建筑物规模及特征

  序号 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 层数 数量(幢) 结构特征 备注

  1 教学楼二期 3995 4 1 框架 新建

  2 食堂 3074 3 1 框架 新建

  3 风雨操场 1068 1 1 框架 新建

  4 连廊 303 1 1 框架 新建

  5 门卫 80 1 1 砖混 新建

  6 变配电房 150 1 1 砖混 新建

  4.4配套设施

  4.4.1供电工程

  (1)用电负荷和供电电源

  电力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本工程公共照明、消防用电为二级负荷,其它用电为三级负荷。负荷预测采用面积估算法,参照有关负荷指标,本工程新增计算负荷约为206KW。

  本工程拟采用二路10KV高压电源,电源引自附近开闭所,以电缆埋地方式接入。

  (2)供电方案

  在地上一层设置一座变电所,内设1台250kvA干式电力变压器,分别向二、三级负荷供电。

  (3)功率因素补偿

  功率因数补偿采用集中和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在变配电室低压侧设置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柜,使变电所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

  (4)场区供配电

  a.各装置配电将按照不同的环境特点及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其中包括防腐、防粉尘等特殊场所的供配电设计。

  b.线路敷设采用架空、桥架、沟道、直埋等方式。

  c.照明、避雷、接地按不同的环境特点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5)电气保护及防雷接地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本工程各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分别按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进行保护。在建筑物的屋顶设避雷带作为接闪器。接地系统利用柱筋做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若实测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增设人工接地装置。

  建筑物内所有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体的顶端和底端均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4.4.2给水工程

  (1)用水量

  学校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日用水量为145m3/d。其中生活用水121m3/d,绿化用水量24m3/d。

  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5L/s设计,室内消防用水量按15L/s设计。

  (1)水质、水压

  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生活用水水压不小于0.3Mpa,消防用水水压不小于0.8Mpa。

  (2)供水

  本项目给水系统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道的供水方式。项目所在地的主要供水水源为市政管网,供水管经为DN250,在学校内采用DN200给水管构成环状管网,供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4.4.3排水工程

  (1)排水量

  本工程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水量按供水量的80%计,为128 m3/d。

  (2)排水方案

  根据项目地区的排水条件,场区排水按“雨污分流”的原则考虑,拟在场区内设置污水、雨水二个排水系统。建筑物内废污合流。

  污水:区内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经区内污水管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丹城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雨水:雨水设计流量套用宁波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及雨水设计流量公式,按95L/s•ha考虑,径流系数为0.7,本项目雨水设计流量约为243L/s。经所内雨水管道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4.4.4消防设计

  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任一着火点均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火栓充实水柱10米,每层设单出口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米。

  室外消防给水与生活、教学给水共用一套管网,并形成环状,在各建筑物附近设置适当数量的室外消火栓。室外设消火栓,保护半径为100米,设置间距小于100米。

  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在总平面规划设计中,合理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建筑各层的防火分区、疏散宽度以及安全疏散距离均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4.4.5通讯网络工程

  根据需要,在综合楼、教学楼、校园等场所配置电话及配置公用电话。敷设电话线路和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线路,相关重要部分应按设计规范设置监控系统。

  5环境影响评估

  5.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

  5.1.1水环境现状

  象山县大、小水库水质基本保持良好,7个水源保护区基本保持在Ⅰ~Ⅱ类水质范围内,部分水区水源受到污染。大塘港为Ⅲ级标准,南大河水质为Ⅴ类;金石引河水质污染比较严重,主要超标因子为COD、总磷、总氧、非离子氨。

  5.1.2大气环境现状

  象山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其次是氮氧化物、降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河氮氧化物的年均值和日均值符合大气二级标准。

  5.1.3声环境现状

  目前象山声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和其他声源。中心城区的噪声功能达标区域是居民文教区、混合区、工业集中区,二超标较严重的是交通干线两侧。本项目位于城郊,声环境现状较好。

  5.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5.2.1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Ⅱ类标准。

  5.2.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学校食堂油烟废气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中型标准。

  (2)废水

  项目废水排放可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

  (3)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5.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5.3.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阶段主要污染工序来自各种机械的工作噪声,打桩和运输等作业噪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雨污水、打桩泥浆水与场地积水;施工车辆产生的废气,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造成地面扬尘等;开挖基坑、填平场地时产生弃土,在进行主体结构等施工时产生建筑垃圾。

  主要污染物及预计量详见表5-1。

  表5-1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及预计量表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产生量

  噪声 施工机械 施工噪声 70~100dB

  固体废弃物 装潢垃圾 建筑废材 2.5t/m3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1kg/人/d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扬尘 TSP 无组织排放

  水污染物 施工人员 生活污水 0.2m3/人/d

  5.3.2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间污染源主要来自配电房等各类设备产生的工作噪声;师生、后勤人员日常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厨房间产生含油烟气。

  主要污染物及预计量详见表5-2。

  表5-2 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预计量表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产生量

  噪声 配电房 设备噪声 60-75dB

  车辆 交通噪声 70-85dB

  固体废弃物 学生及教职工 生活垃圾 1820kg/d

  大气污染物 食堂 油烟废气 0.6t/a

  水污染物 学生及教职工 生活污水 96.8m3/d

  5.4环境保护措施

  5.4.1大气污染物

  食堂产生的少量油烟废气,可将其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燃油废气通过专用管道接至楼顶向高空排放。

  5.4.2生活污水

  废水主要为学校老师与学生的生活污水。厕所废水经化粪池处理,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其它废水也均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回用或通过污水管网排放。

  5.4.3固体废弃物

  针对生活性废物,在校园内相关区域设置垃圾箱,建筑内设置垃圾道,将废物集中后,统一、及时清运出场。并在校园内设垃圾收集处,以利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运。

  5.4.4噪声

  主要来自配电房、泵房、机房各类设备产生的工作噪声。为降低噪声污染,改善作业环境,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日常维修、更新和操作人员的管理,使所有设备,尤其是有噪声污染的设备,能在正常状况下运行;并对放置产噪大的设备的房间采用隔声门窗,露天噪声源加设防护罩。

  5.4.5建设施工环境影响控制

  (1)建设施工噪声控制

  合理放置施工机械,尽可能布置在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并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作业。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打桩应采用液压钻孔、浇注桩头的低噪声施工方法。

  (2)建设施工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前期应同步设计好排水沟和沉淀池,将建筑泥浆水和冲洗水经沉淀分离后的上清夜排入污水管网,沉淀泥浆应定期外运。建筑废物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清理,避免因暴雨冲刷而流入附近水体。建议在施工场地设置简易厕所和化粪池,对施工队伍居住地的食堂、浴室和厕所污水进行处理。

  (3)建设施工大气污染控制

  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避免长期堆放;确需较长时间堆放在户外的散粒建筑材料,如黄沙、碎石等,应采用雨布覆盖或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扬尘。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防止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定时洒水压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4)建设施工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要及时清理,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粉尘等污染。生活垃圾易腐败变质,应进行专桶收集,定期运往附近垃圾场进行卫生填埋或焚烧,严禁乱堆乱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kexingxingyanjiubaogao/26823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