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课改讲话稿(2)

稿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课改讲话稿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作为高一年级教师代表站在台上讲话。首先我十分感谢我们学校领导和年级组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因为高一年级组在推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有老师无不在兢兢业业,认真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进行着课改,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以下面我所说的更多的是我自己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还清楚地记得,去年暑假我和王先娥老师按照学校的安排,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新课程改革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暑期的培训中,我和王老师一起参加了所有的研讨会、观摩了示范课。之后我又参加了南昌市组织的关于新课程的网上培训。暑期的培训使我对于新课标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新课程改革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也坚定了自己一定要积极参与这次新课改,与新课改同成长的信念。

  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了多年,但是由于旧的教育体制根深蒂固,加上高校入学仍以高分来衡量,不少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敢越雷池一步仍较普遍地沿用“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将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了被动的机械的知识的容器,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性,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感,严重影响课堂效率。新课标的推行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因为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改革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校走在了全省的.前列。08年被确定为南昌市新课改的样板学校。改革的大势所趋,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新课程改革从去年8月就在学校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这次我们高一年级组更是学校推行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为了确保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成功,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形成了课改小组,制定了课程改革实施计划。组织学校教师外出学习课改经验,鼓励教师参加新课标的学习。并在各学科指定了指导老师。这一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结合我校特别是我们高一年级的具体情况,以学案为教学依托,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参与学校的课型课、展示课的教学教研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路上,我们摸索,我们彷徨,我们思辨,我们创新,我们终究有了收获。一次次讨论,反思,总结,都是为了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痛苦换来了微笑。我们正以全新的班风,学风,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家长的认可,学校的认可,社会的认可。最可喜的是,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借课程改革的机遇,我们青年教师得到了迅速的成长。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领域的一次革命,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创新。无论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还是教育教学工作,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新课改中强调班主任工作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班级管理工作已经从原来的单一班主任管理,发展成了学校创造环境,班主任牵头,科任教师参与,学生自主管理的多元管理方式。

  因为在学校,我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教师,新课程改革在这两方面都让我受益匪浅,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着重谈谈我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感受。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加深了对语文课程特点的认识。要真正做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达到语文教学效果最优化,我觉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努力的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发挥教学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近语文,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第二、多用激励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说的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很丰富!等等。尽量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即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因为水平的参差不齐,回答不准确,我们仍然可以肯定他们,尤其对于具有新思维意义的答案,完全可以进行高度表扬。

  第三、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说法,已经有很多年了,也早已深入人心了,但是,在新课改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体,更应该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程中,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学习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第四、要努力地追求课堂形式和效果的统一

  现在一些所谓的展示课,观摩课的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不分课型、无论课的内容都一律采取什么小组谈论方法,实际上并不可取。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课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这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再次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授课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为作秀而搞新课改,一定要追求课堂形式和课堂效果相统一,不能为讨论而讨论,为交流而交流。

  确实,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为语文教学指出了新的出路,但在参与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形式和内容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为新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性课程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较难实现。有些课改课的表演性远远大于实用性,而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少有真正让学生讨论的,也因为这种讨论方法并不常用而使讨论流于形式,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讨论本身也没有实际内容。因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表演,学生参与表演。所以如何来真正把新课改的精神始终贯穿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值得大家讨论的。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

  通过观察,在新课改过程中,凡是涉及有对外课改课,必然要使用多媒体,似乎没有多媒体就没有新课改。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技术来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式下继续挖掘传统教学方式的潜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那种单纯用是否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去衡量是否进行了新课改的评价方式,显然脱离教学实际,不但不能起到课改作用,就连原有授课方式的好处也受到冲击。

  三、上课方式具有观赏性而缺少实用性。

  在一些课改课上,怎样判断一堂课是好课呢?或许受制于具体判断标准的缺失,许多人采用了“热闹”这一标准,即上课时学生看起来讨论的热闹,回答问题积极,老师提问不“冷场”,就说明这是一节好的课改课。如此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和老师都学会了“新”课改的课程。结果是课改一轮接一轮,表演一场接一场。课程改革更多的要重实效,轻形式。

  四、多方面交流沟通还不够。

  新课程改革是个新东西,在这期间,我们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别人的指导。而在南昌市,我们学校是课程改革的先锋,站在课改一线的我们碰到的问题更多的只能上网查阅并借鉴课改试验区的做法,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我们渴望有更多的来自身边的指导。

  同时因为新课改涉及到千家万户,能否成功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了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助,加强与家长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交流和沟通,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在目前来说显得很有必要。

  总体上来说,新课程改革让我们接受了教育的新理念,我们有了一股想要有所作为的冲劲,我们更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成长。我们坚信南大附中的课改,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必然能在迷雾中探索出一条光明大道。总有一天我们会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迎接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灿烂景色,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真正实现“全省示范、全国特色、全球视野”建优秀重点中学的目标。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课改讲话稿范文】相关文章:

1.课改交流会讲话稿

2.课改工作总结

3.中学课改工作总结范文

4.精选教师课改学习总结范文

5.教师课改思想总结

6.课改工作总结

7.新课改学习总结范文

8.教师课改学习总结范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xinwengao/42395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