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青少年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稿(2)

稿件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青少年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稿(三)

  《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春天气候转暖,各种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也随之开始加速生长繁殖,从而引发各种流行性疾病,常见的有流感、腮腺炎、脑膜炎、麻疹、风疹、病毒性肺炎、水痘、甲肝等。学生们应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根据气温适度增减衣服,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要特别注意教室、寝室的卫生清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坚持对食堂、寝室、教室、厕所和学生经常接触的设施定期进行消毒,寄宿制学校要经常晾晒被子和衣物。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即可以自愈)。

  流感的特征

  本病的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过程短但能多次反复。

  (一)传染源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可传染,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体温正常后很少带毒,排毒时间可长达病后7天。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中,并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由于部分免疫感染后可不发病,成为

  隐性感染。带毒时间虽短,但在人群中易引起传播,迄今尚未证实有长期带毒者。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或喷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气中,并保持30分钟,易感者吸入后即能感染。传播速度取决于人群的拥挤程度。通过污染食具或玩具的接触,也可起传播作用。(三)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等都无关。感染后免疫维持时间不长所以易反复感染。

  流感的防治

  流感患者应及早卧床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高热与身痛较重者可用镇痛退热药,但应防止出汗较多所致的虚脱,干咳者可用咳必清,棕色合剂或可待因。高热、中毒症状较重者,应于以输液与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有继发细菌感染时,针对病原菌及早使用适宜的抗生素。中药如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在发病最初1、 2天使用,可减轻症状,但无抗病毒作用。

  因为我校学生上呼吸系统感染常见尤其以慢性扁桃体炎多见,现将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一般是指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大多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感染细菌或病毒所致,起病急,以咽痛为主要症状,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是儿童和育少年的常见病。慢性扁桃体炎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所致,表现为咽部干燥,有堵塞感,分泌物粘,不易咳出,口臭,其反复发作可诱发其他疾病,由于长期受扁桃体隐窝内细菌和毒素的影响,发生变态反应,可产生各种并发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长期低热等,因此慢性扁桃体炎常被视为全身感染病之一因此须积极治疗。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见。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系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当机体抵抗力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骤然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所致。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急性扁桃体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

  主要症状是一遇机体抵抗力下降就反复急性发作的扁桃体炎。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急性发作史。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

  臭等症状。儿童过度肥大的扁桃体可引起呼吸、吞咽、语言障碍。若伴有腺样体肥大可引起鼻塞、鼾声及止他性中耳炎症状。由于经常咽下分泌物及隐窝中的细菌毒素,可致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 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急性扁桃体炎有传染性所以患者应进行适当隔离以免传播病原。 可以采用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的办法来控制感染反复地发作。

  1注意休息,多饮水,进流食或软食。

  2咽痛明显时要注意尽早治疗。以免感染扩散。

  3反复发作时或伴有相应症状时可以在急性发作时进行心电图及小便或抗O的检查,以排除并发肾炎,心肌炎关节炎等的可能。

  4反复发作伴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周围炎的病人要最好在炎症消退后手术治疗。

  5要注意与会厌炎相区别,不要因为咽喉疼痛就认为是急性扁桃体炎,会厌炎是可以引起短时间呼吸困难而引起死亡的疾病决不能轻视。因此如有呼吸困难,应立即可到医院就诊

  6、本病多为链球菌感染抗菌消炎(青霉素,先锋霉素)是主要治疗原则,解热止痛是主要的对症治疗措施

  7、 中医中药

  8、 局部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或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也可自用淡盐水漱口)。

  在工作中我发现一个重要问题:学生们经常自己滥用抗生素,以及医师给出的药物不能系统用药:在感觉稍微好转即停用将药物剩余使病情不能完全痊愈即应疗程服用3—5天,也就是某些急性炎症转变为慢性炎症的原因之一。因此想向大家宣传一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在很低浓度下并且能够在人体里面使用的毒性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例如我们常说的消炎药其实就是抗菌药:青霉素类,头孢类,红霉素类等。

  比如感冒了,按照医学的观点,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我们国家药品规定方面的问题,很早以前就分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抗生素应该属于处方药,但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大家去买药的时候有人需要出示处方吗?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一个方面是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退回到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没有抗生素使用,人类将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第二个方面,抗生素也是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用的药物越多,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越高。

  如何使用抗生素是安全的,不会产生耐药性?很简单,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要自己盲目使用。生病以后,一般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购一些对症的药,比如你觉得是感冒的买一些感冒药就可以了,不必要买抗生素使用。如果真的觉得是细菌感染,应该咨询医生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大多数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为什么有的人只是静脉注射了抗生素就能退烧呢?错觉。由于错觉导致我们的误解,最终导致滥用抗生素。需要纠正大家的这种观念,病毒感染本身就有一个自限的过程,不治疗也会好,我们治疗是针对比较突出的症状,发高烧,或者是头疼,或者是咽喉疼痛非常厉害的情况下使用对症的药物。比如感冒一周好了,在这一周你可能也使用了抗生素,但并不是抗生素发挥了效果,而是疾病本身好转的结果。十多年前应用抗菌药的原则就有能够口服则不肌肉注射,能够肌肉注射则不静脉注射而我们很多同学认为哦输液快些等等造成我们今天的滥用抗生素。

  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环境中存在的这些致病微生物都是耐药的,那人体生病感染的都是耐药菌,很难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最后受到损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下发了关于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的通知,号召民众不要自买抗菌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这是对人民负责任的举措,大家应该积极参与,不只是专业的医务人员需要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普通的民众和患者也要有合理使用的意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盲目地自己购买抗生素使用,。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国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细菌耐药的不断加剧。

  过敏性皮炎

  春季对于敏感体质的人来说是个难熬的季节,麻烦可能出现在皮肤上,尤以脸部较常见。春天风大,空气中浮尘很多,飞扬着柳絮、花粉等容易引起过敏的因子,很容易使皮肤过敏。很多人还会感觉皮肤发干,而且用完护肤品后,皮肤会呈现干燥红肿现象。

  季节原因:

  因为春天人体新陈代谢能力逐渐提高,皮脂腺分泌日益增多,皮肤在自我改变。这个时期,皮肤非常敏感,如果不注重防护和保养,就会患上皮炎,女性的皮肤更易过敏。造成过敏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有食物、动物皮毛、螨、昆虫、空气中大量飘散的花粉、灰尘、空气污染、农药、化肥、洗涤剂、橡塑鞋、化纤原料以及鲜为人知的真菌过敏等。而且,季节的变化使机体中与过敏相关的细胞出现不稳定,过敏症状随之出现。

  自我预防:

  ①蒸脸:将沸水倒入大口碗,把脸置于其上约15分钟,或更简单,仅需将热毛巾盖在面部或长点时间的热水浴,都有助于治疗过敏性皮炎。

  ②用酸奶做面膜: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它们可以发挥剥离性面膜的功效,作用温和,不会刺激皮肤,每日使用,会使肌肤柔嫩、细腻。

  ③减少搔痒:喝冰糖银耳汤,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效用。

  ④加强皮肤的养护,远离过敏原,尤其是本身是过敏体质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⑤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饮酒,多食蔬菜和水果。

  春困

  每天早晨一上课,只见同学们哈欠连天都说没睡醒,提不起精神,浑身懒洋洋的。这是很多人的一种状态,这种现象叫做春困。由于季节变化明显,早晨环境又宜人酣睡,大多数人都说睡不醒,出现“春困”。

  季节原因:

  由于冬春两季的气候变化大,人的身体需要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受低温的影响,皮肤汗腺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保持体温恒定。进入春季,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大脑工作受到影响,生物钟也不那么准了。

  自我预防:

  ①8小时睡眠:一般情况下,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结果是越睡越困。

  ②春茶味正香:多喝些清淡的香茶也能醒脑助神,减轻春困。

  ④冬天里少用的风油精、清凉油、香水、花露水等,也是良好的解困佳品。有条件者可种养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时令花草,同时增加点劳作解除春困倦意。

  ⑤慢跑:慢跑有助于细胞和组织得到额外的氧,促使大脑清醒。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稍微有一些辛味的东西,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都是养春气的食物。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吃这些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xinwengao/4743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