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总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语文学习要注重总结,高中语文有一些我们必须记住的知识点,我们必须做好积累,才能更好的提升成绩,以下是关于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 B情节 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 B对比法 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设问 G反复 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

  C写到write D说到 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 B找寻明暗线索

  C依据时空顺序 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 B象征写法 C烘托写法

  D以小见大写法 E先扬后抑写法

  F虚实结合写法 G夹叙夹议写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重点诗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ongwen/zongjie/165659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