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冯去非词作《喜迁莺》鉴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作品介绍】

  《喜迁莺·凉生遥渚》是南宋文人冯去非的词作。此词表达了词人决心远离名利场而隐居的思想感情,上片是写眼前景,下片换头由映入“清镜”里满面征尘的自我形象,转入对仕途往事的回忆。

  【原文】

  喜迁莺

  凉生遥渚。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①无语。

  慵觑。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借箸②青油,挥毫紫塞③,旧事不堪重举。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倦游也,便樯云舵月,浩歌归去。

  【注释】

  ①书空:用手指在虚空中写字。

  ②借箸:意为出谋划策。《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下筹之。”箸,筷子青油:即青油幕,指军中帐幕。

  ③紫塞:原指长城。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云。这单泛指边塞。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表达词人决心远离名利场而隐居的思想感情的词。当时作者因受专横恣肆的丁大全的排挤而被罢官,于是乘一叶扁舟,准备归返故里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在归途中,作者触景生情,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喜迁莺》,回顾了他往日的宦海生涯。

  【赏析】

  上片起句“凉生遥渚”至“降叶满秋来路”六句,是写眼前景。“遥渚”、“绿芰”、“渔村”、“蟹舍”,皆是舟行所见景:“凉”、“霜”、“黄花”、“绛叶”皆是具有季节特征的感受与景物。十一月,在北国,已是冬景萧萧,但在江南,却是黄花绛叶,宛若深秋。说“来路”,正是说“归路”。作者于宝佑四年的上半年被召为宗学谕(宗室子弟学样的教官),而在十一月罢官归里,“来路”尚记忆犹新,应诏而来时,一路青翠,至此则红叶满路了。“来路”一句貌似平淡,其中却寄寓着诸多深沉的感慨。从春到秋,这短短的时间,作者却已体验到宦海浮沉、人生无常的悲痛和无奈,“双鬓”正是这种经历和心境的反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ci/22147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