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语为政原文及译文(3)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

  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释】

  (1)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217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

  2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评析】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原文】

  219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2)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评析】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原文】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对待。

  (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1)或:有人。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3)《书》:指《尚书》。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评析】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

  【注释】

  (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论语为政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1.论语为政原文及翻译

2.论语为政篇全文及译文

3.论语为政全文及译文

4.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

5.论语为政篇全文和译文

6.为政篇论语原文注解及翻译

7.论语十则原文与译文

8.论语学而原文及译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252156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