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战国策·齐策五译文(2)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所以民众所花费的钱财,十年的土地收成也无法偿还。 军队战争所损失的物资更多,矛和戟折了,刀镊和弓弦断了,损坏了弩,破坏了车,累坏了马,丢失了一大半箭。 铠甲和兵器这些战具,是官家自己花钱买的,士大夫所隐藏的东西,劈柴养马一类人所偷盗的东西,十年的土地收成也无法补偿这些损失。 天下有这两种大费用的国家,却想使诸侯听从他的命令,恐怕也是很少的了。 攻城的费用更是浩大,百姓制作遮蔽矢石的器具,升举陷阵的战车和战阵高巢车,全家编入军队中服役,住在地道里,民众疲惫于制作兵戈之中:士兵困苦在修筑营垒等土木工事的劳动中,将军也不能脱下甲胄休息,按期而能攻下城来就是迅速的了。 在上位的人教练得疲倦,士卒被兵刃伤害的很多,所以三次攻下城池并能战胜敌国的也是很少的了。 因此说那些攻战之事,不应该首先发动。 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智伯瑶攻打范氏、中行氏,杀死他们的君主,灭亡他们的国家,又向西围攻晋阳,吞并了这两个国家,并使赵襄子十分忧虑,这可以说是强盛的用兵了。 然而智伯终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缘故?这是因为智伯首先发动战争:并灭亡范氏、中衙氏造成的祸患。 从前,中出国调动所有的军队迎战燕国、赵国的军队,南面在长子交战,打败了赵国;北面在中山交战,克服了燕军,杀死燕国大将。 中出不过是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却能抵敌两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两战连胜,这可以说是上等的用兵了。 然而国家随即灭亡,中山的国君只好向齐国称臣,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不节制战争招来的祸患。 由此看来,攻战的失败,从前面的事实中可以看到。

  “当今社会所说的善于用兵,攻人是战争结束前连战连胜,守已则是坚守城池不可攻破,天下人才称赞他善战,一个国家仗恃善于用兵,对国家是不和的。 臣下听说打仗能获大胜的国家,它的士兵必然死亡很多并且兵力更加削弱;坚守城池牢不可破的国家,它的百姓一定疲劳不堪并且城郭败露。 那士兵在国外战死,人民在国内伤残,城郭在边境上败露,这可不是君王所喜欢的事情。 如今再说那箭靶子的红心,并没有得罪什么人,可是谁都想巧妙地拉开弓肘中它,射中的人们叫好,射不中的感到羞愧,无论老少贵贱,谁都一心想射中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向人们表示难以射中。 现在百战百胜,并且坚守城池牢不可破的国家,不只是向人表示难以攻克,并且又是害人了,这样一来,那么天下人必定都仇视它。 使士兵疲劳国家败露,并与天下人结下许多怨仇,那是贤明的君主所不取的;经常用兵虽强必弱,那是明察的相国所不傲的。 那贤明的国君明察的相国,没有动用各种兵器而诸侯听从他的命令,讲究辞让之礼贵重的财物就会自然到来。 因此英明的'君主作战,不用出动军队就可以战胜敌对的国家,陷阵战车和战阵的高巢车没有使用而边城就投降了,百姓还没有觉察而王业已经成功。 那些英明君主治理国事,使用的财物少,花费的时间长,可是获得了长远利益。 因此说:军队后发制人可以役使诸侯。 “臣下听过这样的道理,攻战的方法主要并不是用兵,即使有百万军队,也可以在朝堂之上打败他们;即使有阖阀、吴起那样的将领,也可以在门内擒住他;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饮之间攻拔它;百尺高的陷阵战车,可以在卧席之上折断它。

  所以钟、鼓、竽、瑟演奏的青乐不绝于耳,土地一样可以扩展,想要做的事情一样可以成功;和着音乐之声起舞的歌女、矮人的戏笑永不休止,各国诸侯可以同一天前来朝拜。 所以名号齐予天地并不算尊贵,财权可以制服海内并不算富厚。 所以那些善于成就王业的人,在于使天下人劳苦而自己安逸,扰乱天下而使自己安定,使诸侯的图谋不能成功,那么它的国家就不会有长久地隐忧了。 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生活安逸社会安定在我,辛劳扰乱都在天下人,这才是成就王业的根本办法。 精兵来攻就抵抗它,祸患到来就转移它,使诸侯的图谍不能成功,那么它的国家就没有长久地隐忧了。 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魏惠王拥有千里土地,带甲的士兵三十六万,依仗自己的强大攻占了邯郸,向西围攻定阳,又联合十二个诸侯去朝见周天子,以便向西去图谋秦国。 秦孝公很恐惧,睡觉睡不安稳,吃饭吃不出滋味,向国内下令,所有城池的城堞之间全部设置攻守的战具,边境上加强守卫备战,派死士遣将官,等待魏国的进攻。 商鞅向秦孝公谋划说:‘魏国功业很大,并且号令通行天下,又联合十二个诸侯朝见周天子,那赞承他们的一定很多。 因此用一个秦国去抵抗强大的魏国,恐怕不如人家。 大王为什么不派我去拜见魏王,如果让臣下去,我一定能使魏国失败。 ’秦孝公答应了他的请求。 商鞅拜见魏惠王说:‘大王的功业大极了,号令可以遍行于天下了。 可是如今大王所联合的十二个诸侯,不是宋国、卫国,就是邹国、鲁国、陈国、蔡国,这些本来就是大王用马鞭子就能驱使的国家,依靠它们不能够称王天下。 大王不如向北联合燕国,向东讨伐齐国,那么赵国必定服从大王的命令了:向西联合秦国,向南讨伐楚国,那么韩国必定服从大王的命令了。 大王有讨伐齐国、楚国的心,就顺从了天下人的意愿,那么王业就可以看到了。 大王不如先准备帝王的服制,然后再图谋齐国、楚国。 ’魏惠王很喜欢商鞅的话,因此亲自指挥扩建宫殿,裁制红色龙袍,树立天子龙旗,准备了帝王进兵时使用的画有朱雀七星的旗。 这些都是位居天子的人使用的,可是魏惠玉全用上了。 在这种情况下,齐国,楚国大怒,各国诸侯都奔到齐国去了,齐国率兵讨伐魏国,杀了魏国太子,覆灭了魏国十万大军。 魏惠王非常害怕,光着脚逃回国内命令停止进军,后来又向东奔到齐国请求讲和,然后天下诸侯才停止进攻魏国。 正当这个时候,秦孝公就在垂衣拱手之间取得了西河之外的土地,并不感激魏惠王的恩德。 所以说商鞅开始和秦孝公谋划的时候,谋划没有走下坐席,谈论在宴饮之阅,计谋形成在朝堂之上,可是魏国的将领已经被齐国擒获了,陷阵战车和战阵的高巢车还没有施用,而西河以外的土地已经划入秦国版图了。 这就是臣下所说的在朝堂上打败敌人,在门内擒获敌将,在宴饮之间攻下城池,在坐席上折断敌人的兵车了。”【战国策·齐策五译文】相关文章:

1.战国策·齐策五原文

2.《战国策齐策》 原文及习题答案

3.战国策齐阅读答案

4.战国策原文及译文

5.《战国策》原文及译文

6.《战国策·齐二·或谓齐王》原文翻译

7.战国策齐六齐以淖君之乱的原文及翻译

8.《战国策·齐四·苏秦自燕之齐》原文及翻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28924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