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工科院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论文(2)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采取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兴趣

  (一)巧妙运用比较教学法

  1.大胆运用流行歌曲与经典作品进行比较。众所周知,在传媒、电子飞速发展的今天,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易懂的旋律、演唱技巧要求不高、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等因素成为当代听众最喜欢的音乐形式之一。现在多数年轻人的MP3里存放的几乎都是流行音乐,很少有古典音乐的身影。可见流行音乐对年轻人的影响是远远超过古典音乐的。既然学生们对流行音乐那么感兴趣,那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当作教学的材料,尤其可以运用那些用古典作品的元素改编而成的流行音乐与相应的古典作品进行比较,使学生从一个他们熟悉的且乐于接受的角度来了解古典音乐。例如歌剧《卡门》里的著名选段《哈巴涅拉》就被改变成一首由张惠妹演唱的流行歌曲《卡f1》。通过对这两首都是以歌唱爱情为内容的歌曲的比较,学生能很容易抓住后者借鉴前者的部分,根据自己不同的审美情趣来判断二者各自的长处与短处所在。这其实也是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和审美能力的训练。

  2.不同音乐形象的比较。音乐是用一些基本的元素,诸如旋律、节奏、速度、和声等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来传情达意的。音乐要表现一个对象,是要用与之相适应的音乐元素进行特定组合后,对该对象进行间接的反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通过对不同音乐形象的比较,就可以使学生了解音乐元素及其组合方式在表现音乐形象时的作用。例如钢琴曲《天鹅》、《野蜂飞舞》这两首子曲就非常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两首钢琴曲分别运用了不同的音乐元素、织体、速度、和谐度等j形象地勾画出天鹅和一群杀气十足的蜜蜂的形象,听觉感受非常直观和明显,学生一下子就可以从这两首乐曲的音响效果中清晰地区分哪首是饫稳黔哪首是衢蜂飞舞》。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音乐运用各种元素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的特征的。

  那么通过对音乐元素的分析来理解音乐这个方法对于大多音乐的形象分析都是很有效的,这也是学生今后在分析音乐时所要用到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多视角立体化教学

  由于音乐史一种听觉艺术,它的非视觉性和非语意性特点,使得缺少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储备的学生,在理解比较抽象的音乐内容时往往一头雾水。例如:在介绍贝多芬交响曲这类思想性很强,又相对抽象复杂的大型作品。要是没有相关的历史社会背景知识、作家生平的讲解,学生接受起来是十分抽象的。并且这些大部头交响乐大多篇幅很长,学生在这种长时间的茫然状态下,很难保持足够的耐性来听音乐。一般一遍下来就睡了一片,两遍听完没睡着的所剩无几,那么这样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后来,我运用《幻想曲2000来进行教学,这是一套将动画和交响曲结合在一起,类似音乐动匦的电影小短片,它非常生动地把交响曲所描绘的画面用动画片表现出来。在讲《命运》这个作品时,教师注意将作品的创作背景介绍之后,结合精美的迪士尼动画,将《命运》交响曲演绎成了一场视听盛宴,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动画根据音乐讲述了一只幼小的蝴蝶与命运抗争、穿过重重劫难,最后成长蜕变的过程。虽然这只是对《命运》这首作品的一个侧面的描绘,但却非常形象、感人,且动画与音乐结合非常完美。对于没有太高鉴赏能力的学生来说,这种教授方式很能启发他们用形象思维的模式去理解音乐。但是,这种方法只能作为一种启迪式教育的前期引导,它不能代替学生的自主理解。过多运用这种方法会很容易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束缚在现有画面中,而失去了自己对音乐的解释,达不到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的目的。

  (三)运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性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及其文化内涵

  音乐是一种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文化。正是由于它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它必定与诸多学科发生着交叉。注意运用这些学科交叉点,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例如,在讲印象主义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印象派画作的欣赏和介绍来引出印象主义音乐。当朦胧的印象派画作配上朦胧的印象派音乐时,那种非凡的和谐之美是不言而喻的。与此同时,学生在从画派的创作特点来引申音乐创作的特点的过程中,也了解了音乐是怎样用听觉元素表现视觉形象的。另外,在讲舒伯特的《J、夜曲》、《魔王》以及李斯特的《爱之梦》的时候,音乐与诗歌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圆舞曲的讲解中。音乐又和舞蹈形成了亲密无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我们了解音乐不能单单只从表面的音响上去把握,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音乐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四)适当运用律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音乐是感觉的艺术,但是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我们可以让学生来亲身体验一下,从实践中体会理论。例如欣赏《蓝色多瑙河》、 《春之声圆舞曲》等十分著名的作品。教师在简要介绍华尔兹这种舞曲以及它具有的节奏特点之后,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华尔兹舞曲的节奏,将到场的学生分为男女搭档共十多对,现场让他们随着优美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跳了一节课的华尔兹。在这过程中老师不但向学生介绍正确的舞蹈姿势,行礼的礼节,踩踏节奏的动作要领等等关于华尔兹的知识,还亲力亲为地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跳舞实践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了华尔兹舞蹈的特点。整个课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课堂上充满了美妙的音乐,男士行礼、女士恭敬的回礼,学生们和老师一起踏着节奏翩翩起舞。对于这种教学,学生们普遍反映比较活跃、有趣,消除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在一种非常高兴心情里主动地接受知识,并用自己亲身的感受消化知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从上述分析和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鉴赏教学,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敢于创新,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才是既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获取知识,又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袁野,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创新实践探讨[J]。艺术百家,2005,(5).

  [2]初海伦.谈综合性高校音乐鉴赏类课程的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9).

  [3]郑敏.美丽的“诱惑”[J]中国音乐教育,2004,(4).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50054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