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韦温,字弘育,京兆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2)

古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参考答案

  5.B(谢:谢恩)

  6.B(排除①③⑥,①因父亲去世而哀伤过度③对姚勗的奖励⑥讲述做梦的结果)

  7.D(韦温没有为姚勗鸣不平)

  8.(1)是不是巴结掌权宠臣带来的结果呢?(“得非”“幸”“致”各1分)

  (2)于是率领同僚一起伏在阁门外恳切地谏诤,因此出名。(“同列”“争”“由是”各1分)

  (3)张文规没有及时前去看望,人们纷纷议论认为他有罪(加以指责)。(“不时”“省”“喧然”“罪”各1分)

  参考译文:

  韦温,字弘育,京兆人。父亲名绶,德宗朝任翰林学士,以散骑常侍退休。韦温七岁时,每天念一卷《毛诗》。十一岁那年,应试两经科考中。因考中书判拔 萃科,调任秘书省校书郎。当时韦绶已经退休住在乡间,听说韦温考中,惊讶地说:“考中书判拔萃科高等,名列众人之首,是不是巴结掌权宠臣带来的结果呢?” 下令在庭院里设置坐席,亲自出了两道书判拔萃科的试题。韦温拿起笔一挥而就,韦绶高兴地说:“这样才当之无愧!”

  调任咸阳尉。召入任监察御史,因为父亲告老还乡,在御史台有许多礼节限制,回家看望父亲不方便,就没有就任。改任著作郎,谢恩后就回家了。在父亲病 床前服侍问安,韦温喂汤喂药,衣不解带,接近二十年。父亲去世后守丧,因哀伤过度形销骨立超过礼制。守丧期满,过了很长时间才任右补阙,进言忠诚耿直能补 救时弊。宋申锡受到诬陷,韦温公开进言说:“宋公向来品行端正,身为宰相,不会做出这样的事,这是奸臣在陷害他。我们这些谏官,难道就为了回避皇帝一时的 震怒,而使圣君贤相陷入相互蒙蔽的困惑之中吗?”于是率领同僚一起伏在阁门外恳切地谏诤,因此出名。

  百官公卿上表请求加称尊号,韦温上疏说:“美德像三皇那样高才只称皇,功劳像五帝那样大才只称帝。自古以来加称尊号,都是圣明君王的末节小事。今年三川发生水灾,江淮干旱歉收,恐怕不是粉饰太平加称尊号的时候。”皇帝很赞同,于是停止。改任侍御史。

  吏部员外郎张文规的父亲张弘靖,长庆初年在幽州被朱克融囚禁;张文规没有及时前去看望,人们纷纷议论认为他有罪(加以指责)。韦温身为尚书右丞,首 先追究这件事,贬张文规出任安州刺史。盐铁判官姚勗主持河阴院事务,曾经昭雪冤案,盐铁转运使崔珙上奏请求给予奖励,于是命令姚勗暂时任职方员外郎。制书 发出,命令姚勗到尚书省报到,韦温扣下制书上奏道:“唐朝建立以来,郎官都是精选出来的,不能用来奖励能干的官吏。”皇上派出宦官宣旨晓谕,说姚勗可以胜 任,暂且允许他到尚书省报到。韦温坚持己见不按诏书执行,于是改任姚勗检校礼部郎中。第二天,皇帝对杨嗣复说:“韦温坚持不让姚勗到尚书省报到,有没有先 例?”杨嗣复回答说:“韦温的本意在于选拨德高望重的人。但姚勗的言行没有缺点,又是梁国公姚元崇的孙子,从殿中侍御史分管盐铁案,陛下奖励他,是应该 的。如果一个人做官有才干,而又不能算作德高望重的人,谁愿意为陛下担当烦重的事务?”这是晋朝衰落时候的风气。”皇上素来尊重韦温,也不强行改变他的节 操,出任陕虢观察使。

  第二年,韦温头上生疮,对爱婿张复鲁说:“我任校书郎时,梦见两个身穿黄衣的人拿着符箓来追我,追到浐河边,刚要渡河,又有一个人来到渡口说:‘他 的坟墓很大。需要一万天功夫才能修好。’于是不等过河就醒了。算到今天已经一万天了,该和你们永诀了。”第二天去世,追赠工部尚书,谥号孝。韦温性情刚烈 不合群,唯独与常侍萧祐友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guji/5668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