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秋下荆门》唐诗赏析及译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作品介绍】

  《秋下荆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诗中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秋日出游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作者意欲饱览祖国山河而不惜远走他乡的豪情与心志。全诗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风格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飘逸,妙用典故而不着痕迹,达到了推陈出新、活泼自然的境界。

  【原文】

  秋下荆门⑴

  霜落荆门江树空⑵,布帆无恙挂秋风⑶。

  此行不为鲈鱼⑷,自爱名山入剡中⑸。

  【注释】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⑵空:指树枝叶落已尽。

  ⑶布帆无恙:运用《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此处表示旅途平安。

  ⑷鲈鱼: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的美味,遂辞官回乡。

  ⑸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广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

  【白话译文】

  秋霜降落在荆门江树叶子落空,布帆完好地挂在杆上招引秋风。

  我这次出去不是为了那鲈鱼,本来就热爱名山因此才去剡中。

  【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编制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当年李白再游峨眉山,秋间经清溪、渝州、三峡去蜀,来游楚地,在离开荆门时作此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shi/38326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