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失亲得学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失亲得学》这篇文言文吧。

失亲得学文言文翻译

  失亲得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注释

  少孤:自幼丧父。

  过:经过。

  书舍:书塾。

  亲:父母。

  愿:羡慕。

  则:就是。

  得:能够。

  中心:心中。

  恻:心中悲伤。

  苟:如果,要是。

  徒:白白地,此处指免费上学。

  资:学费。

  就书:上书塾(读书)。

  得:能够。

  欲书可耳:想读书的愿望可以这么强烈。

  恻然:怜悯、同情的样子。

  孤:指失去父亲的孩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14681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