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文言文的教学(2)

文言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文”“言”共生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文”指文章、文学、文化,那么“言”直指语言文字,即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文”“言”共融就是语言文字与人文思想的同构共生,和谐统一。上文提到,文言文教学或死于章句,或废于清议。于是,我们力求在“章句”与“清议”之间寻找平衡点和切入点,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人文内涵,通过悟人文内涵促语言文字训练的夯实,让“章句”与“清议”齐飞,语言共人文一色。

  首先,以“炼言”促“人文”。文言文教学要凸显语文课姓“语”的特点,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小学阶段要抓住粗浅的、典型的、常用的古文字,理直气壮地炼字、炼词和炼句,开展语言文字实践,并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促进对文章情意的把握、体会。如学习《学弈》一文,要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真正的原因,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周奇老师就引导学生回到“文言文”中,回到文言文的“字词句”中,先找出文章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用前面学习的“看注释”方法,用小组合作学习发现的方法,引导学生炼言:“这段话有很多‘之’字,数一数,有多少?能说出‘之’的意思吗?说一个两个都行。”当学生把三个“之”的不同意思弄清楚了,根据意思断句分角色读,披“言”入“文”,摇头晃脑、人情入境地读出来后,水到渠成地明白,原来“弗若之矣”的原因就是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三心二意”。

  其次,以“学文”促“习言”。文言文语言凝练、形象,言简意赅,或饱含着作者真挚浓郁的感情,或阐发发人深思的哲理,凝聚了作者锤炼语言的艺术匠心。教学中,辨析、品味关键性语言,抓住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既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又是学习诗人语言技巧的活动。教师要善于抓对文本表情达意有重要作用的字词句,重点品评、挖掘、想象、拓展,促进语言文字的训练。我校胡兰老师执教《活见鬼》时,为想象夜归者的心情,教学设计如下:

  (出示:“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1.读中思考:好好读这句话,这个“夜归者”怎么就怀疑另一个人是鬼呢?

  2.引导想象:不说,你就是那个夜归者,就请把你看到一人投伞下同行,久之,之后还不语时的不同心理,拿起笔来,联系上文,写一写。

  (出示:久之,________;不语,________。生练写。)

  3.朗读点拨:久之,不语。

  4.词语积累: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大雨,如果说刚才是提心吊胆,那么此时此刻,夜归者的心里一定是——(疑鬼疑神)

  5.朗读指导:谁来读,让我们体味到夜归者当时的心情?

  (1)久之。(师点拨:再久点。)

  (2)不语。(师点拔:不是不语吗,你这可暴露目标了。)

  (3)疑为鬼也。(师范读,读出颤音。)

  此设计引导学生体会语言中藏着的丰富的心理活动,在思考、想象、体验、创造的学文中,实现了与写话训练、词语积累、朗读指导的有机统一。

四、“读”“背”并举

  入选教材的文言文文质兼美,教学中应以“朗读”为主,正如曾国藩所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文章精神定显,“语文”本色的原汁原昧必出。小学阶段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多积淀一些经典文言,对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实现“读”“背”并举,既是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读”“背”要顺应学情,如同剥笋层层深入,不可违反学习的规律。大体分三个层次:初读,读准读通,有板有眼;悟读,有滋有味,读出文意;诵读(即背读),有声有色,读出文境。笔者在教学《伯牙绝弦》时,以“读”的三个层次为线索展开教学,在深入悟读中背诵全文,分为五个教学环节:导读题,练读文,品读“情”,悟读“痛”,诵读文。

  第一个层次,初读。一抓读音,抓课题易读错的“弦”正音,抓初次出现的两个语气词“哉”“兮”正音。二抓停顿,正确停顿,要结合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延长、停顿一下,颇有音乐美。“谓”是说的意思,明白一个字就是一个词,也就明白了“谓”后停顿的道理。三抓节奏和轻重,这样的练读要结合文言文内在的情感,不能一步到位,要反复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第二个层次,悟读。在悟读知音的境界部分,引导学生自由默读、圈画,尝试说大意,在学生头脑中初步铺设伯牙志在高山、流水,子期眼前展现高山流水的画面。其次,教师创设音乐情境,还原语境,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去体味、去朗读。

  第三个层次,诵读。在学生的情感融入文本的关键时刻,教师引入课程资源,让学生深入体会知音不仅是知“琴音”,更重要的是知“心声”,从而叩击学生的心弦,体会“人”“文”“言”琴瑟和鸣的妙境,配乐诵读,铭记心中。

【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相关文章:

1.文言文的教学

2.文言文《口技》的教学解读

3.文言文的教学反思

4.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教案

5.文言文的教学课堂

6.文言文的教学设计

7.文言文《狼》的教学教案

8.浅谈小学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介绍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24501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