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分析(3)

文言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典型例题透视】

  例观山水之美景

  【甲】《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叫,日方下舂③,竟止坞中曹家店。

  【注解】①逾:跳过,越过。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③舂:通冲,下坠。

  【乙】《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如盖(),如龙蛇()其四旁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故云甲庐山者。(选文有改动)

  【注解】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②戛(jiá):摩,摩娑。

  1.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的同类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比对,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

  2.请用/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3.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点的溯蹊及旦的意思。

  4.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

  5.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

  6.【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7.翻译下边的句子。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答案:1.《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与《游太和山日记》最近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庐山草堂记》最近似。2.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自此后断一处不扣分)3.溯:逆流而上。蹊:小路。及:到,达到。旦:早晨。4.竖张走5.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均可。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7.介于香炉峰(或山峰)、遗爱寺(或寺庙)之间,那地方最美(或最好),又是庐山之最(或第一)。(境:地方;胜:美好的,优美的;绝:最,极;甲:第一。重点看以上四个关键词,大意正确即可)

  透视?助读:

  这是两位历史名人讴歌山水的妙笔精品。

  甲文选自《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也被称为千古奇书,是徐霞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日记体裁撰写的一部写实著作。太和山即武当山,为道教名山,在湖北省境内。山中殿宇规模宏大,自然风景绝佳。本文记叙的土地岭是又一处美不胜收的桃源胜境。徐霞客对山岭间的景致给予了清晰的描绘,表达了对名山仙道的美好情感。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记叙了自己理想居所的美好环境,匡庐秀甲天下,草堂所在地面峰腋寺,秀甲庐山,自然是绝胜之境。

  感受山川形胜之美,是情操陶冶,也是审美享受。

  第1题考查文体意识,对古代散文文体记的把握。记常见的有两种:一种以记事为主,一种以写景为主。记通过记事或写景来表达作者的情感。题干中的提示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最近似很重要。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看,《游太和山日记》以叙事为主,穿插景物描写,这和《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相似;《庐山草堂记》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这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相似。

  第2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的前提是对全文的整体把握。前面的内容是粗略记叙行程中所到之处。这一句中先读懂连逾是接连跨越的意思,从这里起镜头掠过一片山岭,接着出现具体的景物描写,显出了几幅画面。写了桃李,写了山花,最后用幽艳异常收束,所以将句子断为: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断开的每一处,都有相对完整的意思,连接起来又是一个整体。

  第3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溯:①逆流而上,是原本的字义;②追溯,是后起义。蹊:①小路;②蹊跷。及:①到达;②赶上;③比得上;④推及、顾及。旦:①天亮;②(某一)天。根据文中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溯溪行,即顺着小溪逆流而上,所以溯为逆流而上;蹊径狭,即小路狭窄,蹊径都是小路的意思;杖屦可及者,即拄着拐杖穿着鞋子可到达的地方,所以及为到达;昏旦,即傍晚和早晨,所以旦为早晨。

  文言实词往往一词多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熟悉它们的义项;在结合具体的文言句子进行解释时,注意选出符合上下文的义项。

  第4题考查主谓词语的搭配。所给的竖张走三个词语都是动词,必须明白和它们搭配的幢盖龙蛇是什么意思,接连三个如的本体事物是古松与老杉的枝柯。幢是古代作仪仗用的一种旗帜,名词,这里不是与建筑物有关的量词,竖可与其搭配;盖,古代称伞为盖,有遮蔽作用,所以与张搭配;龙蛇是蜿蜒行走的动物,可用走字作谓语。填入后,句子完整恰切地表达出对古松、老杉的形态描写。

  此类题不是简单的用代入法就能济事的,一定要弄清相互搭配的词语组成后表示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在文中是否说得通。

  第5题考查对阅读信息的提炼和文意把握。从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中可以看出庐山草堂的位置。答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均可。解题时要针对问题找准相应的句子,按照要求抓住关键词语并限定四字作答。  第6题考查课内文言名句的默写和课内外知识的链接。考的是对《醉翁亭记》相关内容的识记,并由本文的描写引起联想。注意提示四季之景的句子,所写语句不可多出或遗漏。

  第7题考查句子翻译。这个句子特别要注意的地方有四点:其一,介字后面省去了于,翻译时要注意补上;其二,其境指代的是那个地方,说草堂反而不合适;其三,胜绝指最美好的;其四,甲,是第一的意思。词语的意思理清后,再将句子的意思理顺。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对常用的虚词、固定短语、修辞格以及特殊句式,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二是从宏观上,善于联系上下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不要断章取义。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分析】相关文章:

1.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2.中考赵普文言文复习要点

3.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4.文言文阅读分析

5.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分析

6.文言文阅读试题及分析

7.文言文阅读分析与练习

8.文言文阅读分析习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274259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