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

文言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理念】

  尽力挖掘文章美点,找出最佳途径让学生直接接触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丰富文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特别是要注重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一篇随笔(散文的一种),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用“闻”、“见”、“问”三个片断,依次写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在这部分中,作者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极简略地写后两个片断,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致“泯然众人矣”。第二部分是议论,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作者采用了寓理于事、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写作方法,语言精炼、说理深刻、启人心扉。

【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初步具备了自学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思维、丰富的活动感知文情、理解文理,从而完成对本课的学习。

【教学理念】

  教学目的

  1、德育点:

  理解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以及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能力点:

  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知识点:

  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释题导入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20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

  本文题目中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析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翻译课文:

  学生一人一句轮译,要讲清重点词语;教师适当点拨、补充注释:

  隶:属于。(“世隶耕”)

  尝:曾经。(“未尝识书具”)

  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父异焉”)

  书:动词,写。(“即书诗四句”)

  为:动词,题上。(“并自为其名”)

  是:这。(“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就: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或:有的人。(“或以钱币丐之”)

  利: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父利其然也”)

  然:这样。(“父利其然也”)

  从:跟从。(“从先人还家”)

  还:回家。(“还自扬州”)

  贤:比……好,优秀。(“贤于材人远矣”)

  卒:最终。(“卒之为众人”)

  且:况且。(“且为众人”)

  固:本来。(“固众人”)

  自:① 自己。(“并自为其名”)② 从: (“还自扬州”、“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稍稍宾客其父”)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3、概括段意: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4、问题发掘:

  ⑴ 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方仲永非凡的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而知之,更见其大资非凡。也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

  ⑵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有两层,试归纳层意。

  (第一层: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第二层:写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作法)

  ⑶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

  (其父负其利不使学)

  ⑷ 第三段议论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⑸ 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

  (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吕蒙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那么,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5、课文归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29535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