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天下者文言文阅读题
读方孝孺的《深虑论》,回答1923题(每题3分)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以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借鉴)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变封建而为郡县 封建:封邦建国 B.方以为兵革可以不复用 兵革:兵器
C.其于治乱存亡之几 治乱:治理乱世 D.笼络当世之务 笼络:包揽
20、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祸常发于所忽之中 / ②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
B.①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 使力弱而易制
C.①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 / 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
D.①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 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21、以下符合文章内容或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秦代吸取周代的教训,改封建制为郡县制,于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却因放弃了兵器而失去天下
B.汉代吸取秦的教训,镇压了王国叛乱后,又把郡县制恢复为封建制,从而稳定了政局,安定了天下
C.宋代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结果导致宋代军队战斗力很弱,被周边政权所困扰
D.魏代和晋代,因为能够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积极改进他们的统治策略,因而都有效避免了封建制和郡县制的危害
22、下列对原文有关主旨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发生祸乱或者遭到覆灭的命运,主要是因为建国者的智慧有限,不能运用谋略来防患于未然
B.要想国家长治久安,仅靠一点智谋是不够的,必须用非常诚恳的态度,修养德行,从而感动上天而获得庇护
C.历代的'灭亡,根本原因在于每个朝代都产生了自己策略上的错误,前朝的教训虽然吸取了,但本身的问题却被忽略了
D.凡能远虑的国君,一定能够找到为子孙后代积累大德的办法,因而上天特别眷顾,即使他是一个不成材的继承者,上天也不想灭亡他
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2)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虑天下者文言文阅读题】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gushiwen/wenyanwen/3014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