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三年级语文果园机器人教案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果园机器人教案1

小学三年级语文果园机器人教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2.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讨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1.上网查询并下载智能机器人的图文资料及课文插图。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参观机器人表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阅读猜想

  1.(板书:机器人)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2.(板书:果园机器人)让我们来大胆地猜想一下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会干哪些活。

  自读自悟

  1.打开课本,认真朗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默读课文。

  3.找出文中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有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想。

  小组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组内成员共同讨论文中果园机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全班交流

  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小组认为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如:

  a.机器人的样子设计可爱合理:它的外表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各个部位都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它的电子眼能够发现浓密枝叶后的每一个成熟的水果;胳膊可随意弯曲旋转伸缩,手上戴有手套,不会将水果抓伤;它的脚能够依据地势保持平衡。

  2.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来表现果园机器人的神奇有趣。

  感悟积累

  1.抄写三句文中加有引号的句子,同桌间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给大家读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如,“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本来人才知道饿,饿了没有力气就干不动活,那么机器人没电也干不了活,作者说它们被“饿倒”了,让我感觉到它们就像一群饥肠辘辘的工人,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果树林里向果农抗议,感到非常生动有趣)

  O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说说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小学三年级语文果园机器人教案2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

  3.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师: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

  2. 出示课件:机器人

  3. 师: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那这个机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三、讨论与交流

  1. 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2. 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

  2. 展示: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 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

  1. 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 教师小结。

  3. 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果园机器人》教学建议

  1比绻有条件,课前布置搜集与机器人有关的资料,可以是文字类,也可以是图片类。

  2闭馐且黄略读课文,内容简单,富有趣味,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连接语中的阅读要求,自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说说文中果园机器人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自己认为哪些特点最有趣。在对果园机器人特点有大体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叙述层次。要注意体会“你会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你会想,可以用电池呀!”“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等句子在叙述中的作用,从而感受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要求是发明创造的动力。

  3苯涣魉鸭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放飞想象翅膀。引导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也可以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果园机器人应该是怎样的;可以用图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果园机器人,还可以围绕某一用途,尽可能考虑实际中各种需要,构思机器人的特点,为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铺垫。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14412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