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明湖居听书》的教案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明湖居听书》选自于《老残游记》,主要讲的是江湖医生老残四处行医时的经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湖居听书》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明湖居听书》的教案

  《明湖居听书》的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通感的大致含义,能够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描写听觉感受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侧面烘托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通感的大致含义,能够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描写听觉感受

教学流程:

  一、 导入与整体感知

  1、播放音乐《卡农》,思考如何将音乐的变化和妙处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2、阅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描写其他人物的作用是什么?

  二、 以通感的修辞描写音乐

  1、仔细阅读课文第五小节,尝试用折线图表示白妞说书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过程。

  2、在描写声音变化的各个阶段时,作者使用了哪些的描写语言?在折线图上作出简要的批注

  3、在表现白妞说书声音动人时,作者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妙处?

  4、逐句分析通感的使用

  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5、通感的例子——你笑得很甜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三、 实践与总结

  1、播放导入时的乐曲,请同学们尝试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这段音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2、小组点评与课堂总结

  四、 补充拓展《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清末中篇小说,是刘鹗的代表作,流传甚广,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明湖居听书》的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感受和用形象来比喻无形事物,从而使读者能真切地领略无形事物的美的手法;

  2.学习用场面烘托、人物映衬、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场面烘托和人物映衬

【教学难点】

  用感受和形象来比喻无形的声音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刘鹗(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江苏镇江)人。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懂得算学、医药、治河等实际学问,无意于以科举博取功名。他行医于上海,后又弃医经商,直到资本丧尽才止。1888年黄河决口,他因治河有功,官至候补知府。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他曾从俄军处用低价购买太仓粮,赈济居民,后清廷以私售仓粟罪逮捕他,流放新疆,次年病死于迪化(乌鲁木齐)。

  二、关于《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是晚清中谴责小说有影响的作品之一。《老残游记》借老残在游历中所见所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抨击,揭露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不惜杀民邀功,“急于做大官”的刽子手,在客观上有助于人们认识整个封建官僚集团的阶级本质,有其进步的一面。但是,作者的基本立场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他维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在书中明显的表现,由此可见,《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

  《老残游记》语言清新简练,对一些人物及自然景物的描写比较生动、形象,没有一般的陈词滥调,跟晚清的同类小说比较,艺术上的成就是比较卓越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称赞这部作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三、关于本文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唱”。作者清末刘鹗,笔名洪都百炼生。《老残游记》借一个不愿做官,奔走江湖行医的名士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当时的官吏昏庸残暴的行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现了作者反对革命运动,主张维新图强、科学救国的政治态度。这部小说刻画人物、描写自然景物比较生动形象,在语言运用和再现手法上颇具特色。重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论这部作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明湖居听书》便是“可观”的一节。

  “明湖居听书”故事是这样的:老残来到济南府,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游玩,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居中写“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么事情。路上听得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日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听得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中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又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回到店里向茶房打的此事,茶房介绍刘:这说鼓书,用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什么稀奇,自从王家出了个白妞、黑妞两姐妹就不同了。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的出奇人物,十二三岁就学会了说书的本事。他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京剧、昆腔、小调种种腔调,运用到大鼓书的调儿里,经过二三年的工夫,创造出梨花大鼓的新调,“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她唱书,无不神魂颠倒”。明儿下午一点钟开唱,若上午十点钟去,便没了座位,要听还是早去。老残听了茶房的话,也不甚相信,次日九点多钟便便去明湖居听书。可以说,在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在为白妞说书作了铺垫,那属“耳闻”;进入课文之后,则属“目睹”了。

  四、本文结构图

  时间: 次日九点钟以后

  地点: 明湖居

  人物: 老残、众多听众、艺人、歌女(黑妞、白妞)

  事件: 听书(唱书)

  ┌台上:空洞无人,设备简陋

  ┌十点钟┤

  听书前 ┤ └台下:拥挤热闹

  (侧写烘托│ ┌台上:仍空洞无人

  先声夺人)└十一点钟┤

  │ └台下:更拥挤热闹

  │

  │ ┌台上:男人(丑陋、弹曲、动心)

  │ ┌十二点半钟┤

  │ │ └台下:叫好不绝

  │ │ ┌台上:黑妞姑娘(十六七岁)—清脆婉转,百变不穷

  听书时 ┤弹罢数分钟┤

  (侧写正写│ └台下:老残感觉:以为观止。两人对话:白妞更好

  映衬对比)│ ┌台上:白妞姑娘(十八九岁)—清秀动人、唱书妙绝

  │ └正热闹时┤ 无比奇妙 精彩绝妙

  └台下:鸦雀无声—暗暗叫绝—轰然雷动

  听书后: 闹声稍定 台下: 少年盛赞白妞,众人交口称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16470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