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芦花荡》课件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芦花荡》课件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4.感受蕴含在叙事中的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2.学习小说中叙事、写景、抒情的特点,体会写景对文章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到过许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抗日英雄“老头子”的故事。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谓智勇双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芦花荡》中,去见识见识这位神奇的老人吧。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悠闲(yōu) 疟子(yào)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蹿(cuān)仄歪(zè) 飒飒(sà) 泅着(qiú) 转弯抹角(muō) 张皇失措(huánɡ)

  2.解释词语

  能耐:技能,本领。 悠闲:闲适自得。 央告:央求。 吆喝:大声喊叫。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也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三.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1.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 1937年冬投身革命,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淀》、《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往事》,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作品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称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请学生介绍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以及河北白洋淀的情况。

  3.写作背景

  白洋淀位于冀中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达四十多万亩,淀中水道纵横,共的三千余道。孙犁长期在白洋淀生活,收集了一批抗日故事,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孙犁以白洋淀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优美故事,如《荷花淀》等。

  四.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梳理文章思路。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一天夜里

  地点:芦苇塘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把握。)

  学生互相点评,注意复述中的问题。

  3.再读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思路。

  第一部分:(1-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人物。(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第二部分:(9-54)叙述老头子护送两女孩回苇塘途中的事。(开端、发展)

  一层:写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回苇塘找队伍。

  二层:写大女孩在冲破敌人封锁线时负了伤。

  三层:老头子为没能完成护送任务而内疚,发誓要为女孩报仇。

  第三部分:(55-末尾)叙述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的经过。(高潮、结局)

  五.精读课文,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讨论:老头子究竟是不是一个英雄?请说明理由。

  老头子是一个英雄,他的英雄性格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他的爱国热情、抗日热情与老当益壮的气慨上。老头子年近六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了老的鱼鹰”。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这不仅是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更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英雄气慨。

  老头子的英雄气慨,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对家乡,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的深情,对日寇则是满怀仇恨。老头子是那么喜欢那两个孩子,对敌人又是那般恨。爱得热烈深切,恨得咬牙切齿,他坚持血债血还,这也是他英雄性格的一种体现。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他因自信也失手,至使大菱挂彩,他便觉得有负嘱托,开始严厉地自责,自愧得无地自容。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他用竹篙痛砸敌人的脑袋,足以表现他的智退勇双全。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划出刻画老头子性格的句子并进行分析

  3.找出文章中的写景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和复习

  1.听写词语

  2.归纳老头子的性格 (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过于自信自尊的特点)

  3.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二.研讨课文,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感知人物形象的意义

  1.跳读课文,思考文章是何如直接刻画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的?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的语句加以说明。

  讨论明确: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谈一谈,在这基础上,说出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2.追问:在肖像描写中,着重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3.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于自信”,表现在护送女孩子时意外让其中一个女孩子受伤之后,感到内疚、悔恨、没面子,说明他“过于自尊”;决定血债血还,孤身一人去报仇,可见“爱憎分明”的“智勇双全”。句子,如:“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个 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我没脸见人。”、“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时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17066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